贵州工业强省战略下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时间:2022-07-01 00:23:1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贵州工业强省战略下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作者:许祥静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



许祥静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为推动贵州工业发展,强化贵州省经济发展的优势,贵州省政府实施了工业强省战略,将贵州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为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提供保障措施,贵州在基础工业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从量到质的需求迫在眉睫,在职业院校规模发展同时,建构质量保障体系,为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可操作性质量控制框架。

关键词:工业强省战略 高技能人才 培养 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254-01

贵州在“十二五”期间将贯穿“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将担负更加重要责任,毕业学生职业生涯将有更大发展空间,高素质人才得到企业重用。

1 经度指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 学校与企业

在传统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是一对不交叉的平等线,学校强调学生对知识记忆后应用,企业强调对技能的先应用再总结,一个强调理解力和思辨力,一个强调执行力和服从力。学校与企业的高度融合,不是理论上空谈,必须是要双方在利益一致前题下,共同面对质量观的差异性,找寻交集,建立企业、学校一体化考核与评价标准。

1.2 专业与课程

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基本单元,课程体系的完整实施过程,即完成了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建构。

1.3 教师与学生

在教与学过程中,实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模式是现行较被职业教育认可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的教学执行力、学生对教学的兴趣,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纬度指标质量系统控制要素分析


由于工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紧缺导致工业发展进度受到制约。因此,企业必须针对工业发展需求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素质人才,对带动工业企业发展添上飞翔翅膀。

2.1 教师教学执行力提升

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各职业院校将教学改革作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针对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应用性人才目标,教师以生产岗位能力需求为中心,围绕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织,设计相对独立的项目和任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组织思想,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够掌握完成项目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

2.2 管理制度的创新

教学管理制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规范和准则,从而能够对“教”与“学”起到引导和制约的功能。通过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从而建立完善的发展和约束相统一的教学运行机制,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启发教育者的自觉性,还能够促进教师对教育观念、教育理想、教育信念三者进行转化,由此形成对教育独特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创造性教育

2.3 教学条件的改善

职业教育教学的最大特征是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获得知识和技能。然而,教学条件改善是西部职业各院校面临的共同难题,依靠政府投入、企业共建,改善实训条件,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创造性地进行学生操作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4 教学环境的优化

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其主要目的就是建构教学环境与人的学习、生命以及活动的亲和性。这就规定了,优化教学环境的实质就是要将文化内容转化到环境之中,使其成为环境之中的一个特殊的因数,同时针对不同的情况将人的学习性、生命性和活动性融入到到教学环境里,成为教学环境的“灵魂”。

2.5 学校与企业质量标准的统一

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目标是要为学生建构从首岗到第二个工作岗位、第三个工作岗位的阶梯式成长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更加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广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而企业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验的累积,注重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判断生产过程中工作岗位实际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企业对质量的标准呼唤统一。

3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控制体系

为了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就必须建立一个质量保障体系架构,并且对其进行详细研究与探索,找寻其链接机制,在全程、全员、全方位控制基础上,保证人才质量的稳步提高。

3.1 质量控制指标项目选择


质量控制指标项目是质量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关键要素的选择作为起点,针对不同项目,构建简单易操作的、项目明确的质量控制指标。从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课程项目组织与实施→学生知识与技能获得,质量指标不难制定,但量化而可操作性强的指标是质量控制的难题,每个环节的主要控制因素与控制量化指标均要求具体、明确;如在专业建设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明确的职业能力达到目标、职业能力相符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和学生技能的项目课程建设、课程项目实施标准、实施效果及评价反馈等。一

3.2 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建立

质量控制需要全方位进行,点、线、面三级控制,由点到线及面,从单元教学到整体课程设计,控制都要无所不在。如教学单元设计的质量控制,均采用实施→从评价结论分析→标准

科学性、可操作性评价→意见返馈后修改→得到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单元设计与实施方案。

3.3 动态评价机制的构建

明确三方面的评价主、客体,对项目化课程进行评价。找寻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方式。实现课程建设与控制的“四化”。即一是实现课程、教学和评价整体化;二是评价过程动态化,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工作日常化。三是评价内容多元化,参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考核标准,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四是注重操作与基础知识一体化,注重应用能力培养。

4 结语

高职院校为地主经济服务,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在规模发展下保证人才质量,是对社会、对学校、对企业、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提出职业院校共同存在的问题,对质量控制因素与控制条件进行探讨,促进贵州工业发展,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有详.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111.

[2] 太华.贵州工科卓越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201c9ea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