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中国古诗讲座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另一种是由一意转出另一意,所谓愈转愈深,这种转折也是凭想象来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含蓄蕴藉的表情法:什么叫表情法,可以理解成情感的抒发形式,情感抒发有很多形式,但是在诗词上有四种形式最为常见,这个就是梁启超先生提出的理论。含蓄蕴藉的四种表情手法。第一类是,情感正在很强的时候,他却用很有节制的样子去表现他,不是用电气来震,却是用温水来浸,令人在极平淡之中慢慢的领略出情趣。这个意思是说,当我们要抒发的情感很强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偏偏用不强烈的语言来表达,诗三百里的例子特多,大家可以在阅读诗经的时候,注意观察。 第二类蕴借表情法。不直写自己的情感,乃用环境或别人的情感烘托出来。用别人的情感烘托的,不直接地写出主观的情感,从侧面烘托出来,这样更引人入胜。第三类蕴借表情法,索性把情感完全藏起不露,专写眼前实景(或是虚构之景),把情感从实景上浮现出来。我们曾讲过“情景互藏”。也就是说把要抒发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这个表现不同于比的手法,不是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或者是间接的表达。 浪淘沙,料峭晓春寒,日上栏杆。莺歌燕语绿阴间。湖中荡舟同举桨,春意无边。一曲付管弦,相伴婵娟。风光如画艳阳天。携手红颜齐许愿,锦瑟同弹。这样的词,就属于直白,毫无韵味。心依流水不沾尘,写罢新诗佐酒醇。一枕松风鼾入梦,此生胜做武陵人。例如这样的作品呢,属于直率。古典诗歌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04c2c6f4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