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以凝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寓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闪烁不熄,以独特的魅力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是偏重于教师的讲解,学生记背,学生没能真正体会到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领悟诗歌的深刻含意。因此,古诗词教学一直呼唤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而代表着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却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为古诗词教学注入了新的活水。 【关键词】多媒体;古诗词;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电化教学已深入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它以其特有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广大教师提供了高效、直观的教学手段。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多媒体更是发挥了它特有的优势,为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链接相关资料,提高朗读能力,体会诗歌意境等提供了许多方便。下面是我借助多媒体辅助诗歌教学所做的一些尝试: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都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而多媒体的介入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本人利用多媒体导入古诗词课堂教学的三种方式: 1.1 故事激趣法 一首诗一个故事,不少诗词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些动人的故事,在教学这类古诗词时,我们不妨抓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选择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故事短片播放导入,如教学《赤壁》一诗时,可以播放“赤壁之战”的故事引入诗人对古战场的怀古咏史,教学《观沧海》时则通过播放“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短片引发学生对曹操“英雄”的讨论来导入新课。用故事短片导入古诗词课堂,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音乐渲染法 古诗词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击节叫绝的音乐美。因此不少古诗词常被今人编成广为传唱的歌曲。在学习前,播放一段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音乐也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景。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可以通过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导入,《诗经》中的《蒹葭》可以播放《在水一方》导入,这些歌曲不仅声韵悠扬,更是以声传情,能够很好地渲染课堂气氛。 1.3 图片解说法 运用多媒体投影与古诗词的相关的图片,配上教师生动优美的解说词导入古诗教学也是我常用的导入方式,如我上陈与义的《登岳阳楼 其一》时,我一边播放岳阳楼的图片,一边解说:“岳阳楼,一座蕴云山之宏秀,焕湖湘之灵光古楼,它承载着中华古国的传统文明,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墨客骚人登上此楼,谱写了一曲曲延绵不绝的文明弦歌。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宋代诗人陈与义登临岳阳楼时他会抒发什么情感呢?”这样,让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听老师解说,自然而然地就被我引入对诗歌的探讨中去了。 2.链接资料,促进理解 2.1 链接作者生平让学生走近诗人 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人进行深层对话。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用课件链接诗人的生平资料,让学生走近诗人,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诗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归园田居 其三》,我就链接了陶渊明的生平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资料,让学生理解诗人厌恶官场,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教学《行路难》我链接了李白少年时代的爱好、所受的思想影响以及他的政治抱负等资料,为学生理解诗人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无奈做好铺垫。 2.2 链接历史资料让学生穿越时空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许多古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想深刻理解古诗词是不可能的。例如杜甫的代表作《三吏》和《三别》成诗于唐肃宗乾元年间,正值安史之乱最残酷的时期。杜甫目睹官吏横暴民生疾苦,百姓家破人亡的社会现实,忧心如焚,写下了这些不朽的诗篇。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背景,就无法理解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在教学《石豪吏》,我就链接了《安史之乱》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作者生活的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形象感知唐朝天宝年间昏君骄奢,奸臣当道,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这样很快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 2.3 链接地理资料扩充知识 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大量的优美的诗篇中,有不少涉及到地理知识的诗句。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为学生适时链接上与之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还可以学到不少的地理知识。如上《望岳》一诗时,我就链接了这样的一则材料:“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周围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闻名中外的五岳之尊。”学生通过这些材料,不但对泰山的地理位置、齐鲁大地的地形地貌以及泰山的一些人文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更能感受诗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再如在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2ca74b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