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郑板桥开仓济民翻译赏析 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有求于某人而送的东西。 无留牍(dú ):没有遗留下的公文;牍:公文。 之:的。 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迁到。 值:遇,遇到。 或:有的人。 谴:谴责、责备。 任:承担责任。 活:救活。 岂:怎能。 其:他,指代郑板桥。 去:离开。 余:空闲。 为:作为,当。 食:吃。 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或:有的人。 尝:副词,曾经。 值:遇到。 生:使……存活。 【翻译】 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得中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担任县令,爱民如子。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有时到了忘记自己是长官的地步。(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开仓济 1 民的后果)。”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送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47f364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