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

时间:2022-04-25 09:17: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赏析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书: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此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将:携带。绿:指水色。

排闼(tà):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清侯方域?宁南侯传?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 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送青来:送来绿色。

这是作者题写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作者的朋友。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清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修辞手法

后两首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简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阻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那么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赏析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假设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


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说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说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假设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根底,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清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清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假设要是深究,假设要联系生活,就会觉察,这样的解释并不符合事理。

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清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清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清扫的一局部。庭院是可以清扫的,茅檐〞是不可以清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假设是瓦檐,假设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清扫也无妨,但是,秋风气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去除〞,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清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清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拟长,也比拟软,假设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50ccb6e7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