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萧红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时间:2024-02-05 12:58: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估萧红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冯祖耀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8

要:萧红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从抗日作家文学启蒙者,由民间故土的书写者诗人小说家再到后来被称作女性主义作家,分别体现了不同历史语境下对其作品的的冷热评判和多重解读。而萧红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则体现于其文本在女性叙事、地域书写、文体创新、思想内涵等方面的独特性。

关键词:萧红小说;文学史意义;经典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77-01

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处于边缘化的作家作品经由知名的影视导演改编成电影,往往能重新获得读者的关注和争相追捧。这是一种庆幸,也是一种悲哀。继2013年霍建起导演的《萧红》上映之后,201410 月,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又拍出了轰动一时的《黄金时代》。影片很快引发了从网络到纸媒的热烈讨论,各大门户网站及文学影视期刊纷纷推出萧红专题,一时形成萧红热 人们从电影中重新发现了萧红,获悉她命途多舛的一生,也窥探了她的情路历程,可在八卦之后却很少有观众回过头来思考:萧红这位民国女作家,在文学史上,究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她的小说,又有着怎样的文学史意义?

我们不能说是导演的偏狭取材,误导了观众的价值取向。而且导演的良苦用心,有时在转化成影像之后总是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毕竟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读图时代。电影中的她已经幻化为一个被后世反复添加了诸般社会学元素的文艺消费品,所以许多人看见的不是真正的萧红,而是一个造出来的满足了观众民国范想象和拥有丰富情爱历程的萧红。只有回到文学史的场域,回到萧红作品本身,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萧红的历史意义,重新评估其作品的文学值。

重审八十年萧红研究,萧红在文学史上的定位,从抗日作家文学启蒙者,由民间故土的书写者诗人小说家再到后来的女性主义作家,体现了不同历史语境下对作家作品的的冷热评判和多重解读。而萧红的主要作品,在近八十年来的历史流变中,已经逐渐建构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萧红短暂一生中留下的那些具有诗的别才和散文的风韵的天才作品,引来了后世持久的关注与阐发,而这种重读和重释,开始逐渐剥离政治话语的力量,慢慢复归到文学文本本身。由此我们可以更加纯粹地思考,萧红的小说,到底给我们的文学史留下了什么?

一、从个人生命体验出发的女性叙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萧红小说的女性叙事由个体经验生发,以底层视角和平民意识,来审视在粗犷大地上失语的农村妇女在男性秩序荒野中混混沌沌的生死,阐释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字里行间浸润着精神主体毫不屈从退让的焦灼意志,同时体现着强悍野性的傲骨和男性化的英雄主义风格。萧红小说的主角都是些不幸的孱弱女人,而且全部都是些处于被奴役地位的悲剧性女人。《小城三月》中生性典雅、精通琴箫的翠姨,既没有见过自己未来的丈夫,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目的而要结婚。《生死场》中大肚子的金枝和卧病在床的月英,曾经倾心的男人都对她们悲惨境地表现出了残酷决绝的一面,体现了女性对不可抗命运的无力感和绝望。换句话说,她们的存在并不是自为的存在,而是为他的存在。所以,萧红笔下的女性,既表现了女性群体人格的失落,也体现着深刻的女性忧虑与恐惧意识。 二、乡野经验与边地记忆相融合的地域书写

萧红小说中描摹的东北原始风情、民俗事象、方言俚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地域书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坐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妇女在冬闲季节围坐王婆的炕头上,笑笑闹闹排遣寂寞时光。《旷野的呼喊》写陈姑妈在儿子失踪之后向灶王爷祈求保佑。最出彩的自然是《呼兰河传》,写跳大神治病、盂兰节放河灯、搭台演戏谢神、到娘娘庙求子……绘声绘色,十分动人。 三、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歌间的文体创新

萧红曾说: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所以她敢于冲破旧有的樊篱,使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运用散点透视的写作手法,生成了新的文类秩序和文本张力,自由地出入于现时与回忆、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之间,捕捉人与景的细节,同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气质,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生死场》采取场面推移的描写方法把三数户人家的悲欢与生死错杂交织在一起,没有中心和人物情节,没有主次虚实,整部小说如同在平滩的潮水,起伏消涨任其自然。《呼兰河传》扬弃了传统小说的结构间架,写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有色彩、有声调的世俗画卷和诗情风俗志。 四、浸润着悲情气质的苦难体认与文化批判

萧红的小说在温情背后,是更为深沉的悲情气质。她是天真中力透纸背者,由于个人遭际的不幸,她对苦难(贫穷、疾病、战争)的书写和认知形成一种痛切直接、冷静且克制的情绪。萧红虽不擅长写人际纠缠,但她的本领在于经由个人世界,以一种贴近生存真相的敏锐眼光,来书写我们的爱我们的命运,即达到对人类普世价值的观照,这也是萧红作品之所以经典化的重要原因。而关于文化批判,萧红更是以一种生命实践的形式来体察地域性文化背景和战争状态下人的麻木、卑微、粗鄙的生活形态,她一方面如鲁迅等启蒙者一般批判生民的愚昧,一方面又以体恤的目光来体味东北大地上生民顽强的生命力,所以这样的文化批判,同样饱含深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以上分析,萧红小说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得以清晰展现。其经典作品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还有待我们未来不断地探讨和研究。萧红应当是一个值得瞩目的天才女作家,我们在当代、在将来,都不应忽视这个作家作品的经典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c32b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