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年人口性别结构简况的探析

时间:2022-05-05 02:25:1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中国近年人口性别结构简况的探析

摘要:人口学一词是1885年法国人口学者顾拉特在其书中提出的,同时也提出了人口学的研究方法。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人口自然结构划分为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其中,人口性别结构反应了一定范围和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它反映了某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人口的性别比例,不仅与恋爱、婚姻、家庭和人口的再生产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稳定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两性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一、概念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表达式是:性别结构=性(或女性)/总人口。按国际常用标准,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域大致为103-107这是世界各国长期经验统计的大数定律,任何明显偏离这个正常范围的均被看做是异常,即男女比例失衡。 二、出生性别比的一般特征

(一)全国平均的出生性别比偏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尤其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人口性别比偏高已愈发明显,已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195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100,随后五次分别为105:100106:100111:100117:100118:100。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数字,我国目前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9.86,远高出了正常范围。 (二)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地域差异。

我国出生性别比有明显的城乡和省际差异,城市和农村都偏高,但农村的偏高于城市,且出现偏高的时间早于城市。东南沿海城市出生性别比偏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出生性别比较低,前者低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后者是因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减淡。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

人们对第二胎的性别选择意识由弱增强,特别是一孩为女性的育龄夫妇,在孕育二胎时偏向男孩,而第三胎的出生性别比更是失衡严重,多数家庭因传统观念影响为生男孩而生育了多胎,这导致出生性别比随胎次的增加而递增。 三、出生性别比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原因。 传宗接代男尊女卑”“养儿防老价值观,尤其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农村,人们普遍认为男孩价值大于女孩,男子更有利于抵御风险、获得财富,对整个家庭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回报大于投入。男性创造的价值可以进行社会评价,女性创造的价值不参加市场交换。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两非现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医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利用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B超和人流技术,使得女婴流产数量远远高于男婴,男性出生比例增加,男孩偏好意愿变为现实。


(三)女性受歧视的原因。

由于女性社会地位偏低,权益维护尚欠,资源获取机会不利、收入水平偏低、权益保障显弱,男女平等程度实现不够。种种对女性的歧视,使得男性优越的地位在生育性别选择方面有更大的凸显。 (四)出生的女婴漏报、瞒报等。

另一易忽略方面,有些家庭为生育男孩而生育多胎,为躲避政策惩罚,生育之后不上报、不为孩子落户口,这样,有关部门的数据中统计中会有部分女孩并没有被计入数据。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占很大比例,但确实存在。 四、出生性别比长久偏高的后果 (一)危机。 1.婚姻危机。

男女性别比的失衡,使数千万大龄男青年找不到配偶,从而成为一个特殊的单身男性社会群体,而且易造成对婚姻市场的挤压,使男性初婚年龄推迟、女性初婚年龄提前、夫妻年龄差异扩大。女性占据择偶的主动地位,形成女性婚姻市场,提高了婚姻成本。同时,也会对婚姻市场有地域挤压,引起婚姻危机。 2.道德危机

当有一批适龄的人员游离于正常的婚姻生活之外,会引发性交易、性犯罪问题,影响一夫一妻制家庭模式,破坏婚姻稳定性,导致离婚率上升、残损家庭增多。另外,因女性数量相对减少,女性商品化、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现象将会出现,侵犯妇女和女童的权益,冲击伦理道德的基本秩序。 3.深层次危机----对经济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女性就业岗位男性不愿或很难进入,使男性就业岗位不足,这将使更多的男同胞面临更多压力,形成就业挤压。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性别比失衡将会带来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上的负面影响。

(二)从人口学理论方面,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在相同的生育模式和死亡模式动态变化条件下,人口总量随出生性别比的升高而减少。长期的出生性别比失衡会造成总人口性别比失衡,出生性别比越高,总人口中的男性人口会越来越多的被剩下。出生性别比直接影响实现相对静止人口的时间,出生性别比越高,人口负增长周期越长,实现相对静止人口的时间越迟。出生性别比偏高对各年龄段的影响,随时间呈波浪式推进。 (三)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目前,农村存在的个别拐卖妇女、买卖婚姻的事件可能会变得普遍,骗婚、性犯罪、性暴力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犯罪、精神变态等案件可能会增加,甚至可能会产生更大规模的地下性产业。 (四)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有所不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较优于农村,养老保障较好,但农村多以家庭养老为主,如果人口性别比持续下去,大量单身未婚无子女的老人将老无所依,将加大社会和政府的养老负担。

如果单纯从人口控制的角度看,出生性别比偏高有利于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利于计划生育。但是,出生性别比偏高带来的人口问题和社会问题可能要比减少几千万的人口数量要严峻和复杂的多。 参考文献:

[1]杜闻贞.《人口纵横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


[2]北京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编.《控制人口与发展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陈玉光 张泽厚.《中国人口结构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4]李建民 原新 王金营.《持续的挑战-21世纪中国人口形势、问题与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5]李银河.《两性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起~止页码。 作者简介:姓名:鲁倩倩,汉族,出生日期1990/11/15,籍贯:山东省昌邑市,河北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3cbb06f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