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怎样做父亲?(外1篇) 作者:赵芳 来源:《当代教育》2011年第01期 马克思是一位深受孩子们爱戴的仁厚的父亲。他的小女儿爱琳娜曾经说道到,“父亲是我们最理想的朋友和最可爱、最愉快的同伴。” 在家庭生活中,马克思从不摆父亲的架子,与孩子始终保持着平等的父子关系。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马克思能像小孩一样和自己的儿女们在一起,天真活泼地玩上几个钟头,丝毫不会有厌烦的情绪。即使在极度繁忙的情况下,他还抽空参加孩子们的游戏。有时他把折好的纸轮船放在一个大水盆里“航行”,与儿女们同声欢笑;而在“骑兵赛马”的游戏中,马克思总是乐意做儿女们的“小毛驴儿”。 马克思和儿女们的平等关系,还在其他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家里来了客人,马克思从不把孩子们赶开,而有意让她们听大人们的争论和交谈;从不禁止孩子们走进自己的书房和工作室;对儿女们提出的各种古怪问题,也总是给予具体而又通俗的解答。因此,在马克思家里,孩子们更多的是把父亲看做一位可亲可近的伙伴,而不是看做一个威严的、敬而远之的家庭主宰。马克思这样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出自对家庭教育艺术的深刻把握——热爱孩子应该是与尊重孩子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不仅是孩子们的朋友、伙伴,而且也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启蒙教师。他主张幼年时期就发展孩子的智力。由此,他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精心指导儿女们阅读一些饶有兴味的文艺作品,要她们注意作品中的优美之处和丰富生动的语言。全家外出郊游时,马克思常常富有表情地朗读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剧本,在家里也常常给儿女们读司各脱、马利亚特、巴尔扎克的作品片断,还将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孩子。爱琳娜回忆说:“摩尔(孩子们对马克思的昵称)总爱朗诵故事给我们听。他给我们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和《尼贝龙根之歌》《古德纶》《堂·吉诃德》《一千零一夜》。至于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更是我们家的必读之书。我六岁时,就已经能背诵莎士比亚剧本中整场整场的台词了。”马克思还自编一些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丰富孩子们的头脑和感情。在优美的文学作品的熏陶下,马克思的儿女们不仅自幼培养了读书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而且得到了良好的德育和美育的启蒙。 马克思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经常带着儿女们去逛动物园和植物园,帮助她们认识自然界的生活。儿女们在父亲的带领和指点下,观察鸟类,捕捉蝴蝶,采撷野花,游山玩水,自幼就开始懂得了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 马克思是一位温情脉脉的父亲,但对孩子决不溺爱。马克思一共有七个孩子,其中三个早亡。在爱子埃得加尔死后不久生的爱琳娜,几乎成了“全家的宠儿”,有幸得到格外的爱抚和温存。但是,马克思对她并没有放松严格的要求,要求她养成爱干活、关心别人和读书的习惯。所以,爱琳娜这个“全家的宠儿”,并没有成为一个任性、自私的人,也和姐姐们一样的成长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1e470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