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如何融合

时间:2023-01-17 05:28: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如何融合

作者:袁思明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19

从目前看,为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社会与学校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效果不佳,当学校德育做的有模有样的时候,却与社会德育脱节了,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异极大。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困境,使学生的道德行为近于慎独”——有没有人看一个样,在校内,校外一个样?然而,仅仅找到原因是不够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使两者可以有机的融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三方面的教育工作 1.推行公民教育,加强儒家道德的宣传

慎独的观念,无论身在何处,都应要做到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讲文明,讲礼貌,不随地乱丢垃圾等。从大的方面讲,则是提倡的学说,孔子把扩展到了爱人,爱他人,爱社会,毛泽东曾:“‘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及己所不欲,施于人作为与他人交际的准则。

2.将学校与社区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计划地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通过一些义工活动,如帮助老人,病残人士做一些家务,共同清扫卫生等,使二者的教育作用可以有机地连接起来,使未成年人成为一个爱国、服务社的好公民。

3.加强有意义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有意义,即不是唯智化的教育,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在家庭内做一些家务,参加体育锻炼等,都是学生可以做到的,同时,开展以小带大的活动,督促家长以身作则,如一些学校曾与社区建立社区道德教育小报告”,并发至每个家庭,设立教学开放周,请家长到学校来听道德课,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并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二、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并与广义的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1.民族精神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实质是两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片面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丧失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学校应当做到:一是通过语文课与历史课宣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和文学艺术;二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和传统美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使其受到深刻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学校教育要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

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助,学会自我调节,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生活。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学校德育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2.用学生可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学生

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个别学校只重智育,提倡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点,这实质上与德育教育背道而驰。学校应当改变这种办学理念,以德育促智育,让活动促学习,比如,开展持之以恒的学生习惯教育,针对学生的言行、仪表等抓出实效,则学习效果自然变好;针对后进生,消除他们对学习、对学校的恐惧心理,重新认识和评价后进生,让其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肯定;针对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开展一些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增加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 3.学校、社会加强联系

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延续性与实效性。一方面,由政府、共青团或社区组织出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比如创建文明城市,加强公民道德宣传,并将其理念传递到学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家、校、社区联合的学生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实践课,参加社区活动,比如参观、学习、听讲座等,对学生德育教育产生直观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使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得以加强。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第五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43dfd8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