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反腐剧受众接受心理分析——以《人民的名义》为例

时间:2023-03-25 03:27: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热播反腐剧受众接受心理分析——以《人民的名义》为例

作者:李宝华

来源:《传媒》 2017年第10



接受理论主要创立者姚斯认为,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成,并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影视作品的意义应当是一个不断延伸和未完成待续的被解读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作品的受众。根据姚斯的观点,受众对艺术作品的接受程度是检验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电视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向。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自播出以来,获得了不俗的口碑,收视率也一路攀升。据新华网报道,该剧播出5集,全网视频播放总量达2.2亿,排名第一,豆瓣评分高达9.1分。426日的CSM52城收视数据显示,当日该剧收视率峰值达8.07%,创下近十年国产电视剧最高收视纪录。该剧准确地把握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获得了老中青各年龄层受众的普遍欢迎,受众在观看该剧时,表现出了共同的接受心理,值得探究。

满足心理

反腐题材回归荧屏满足受众猎奇心理。从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文件,规定每23点之后各大电视台才能播出反腐和涉案题材电视剧开始,反腐剧就退出了黄金档,并逐渐远离电视荧屏,进入长达十余年的“休眠期”。在这期间,新推出的反腐剧屈指可数,这一题材也被视为创作“禁区”而鲜有人问津。尽管反腐剧由于政策因素遭受冷遇,但并不意味着它已经被受众抛弃。相反,长时间被“限播”,与受众隔离,由此产生的“禁果效应”让受众对该类题材剧一直保持着高度好奇。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高压反腐不松动,一大批高官相继落马,受众对反映这一现实的反腐剧更是有着现实需求。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的名义》抢在其他同类反腐剧之前与受众见面,这无异于一场及时雨,在万人期待的目光中,该剧逐渐揭开了反腐败斗争的神秘面纱。

尺度空前,满足受众的窥探心理。近些年反腐败斗争虽然力度空前且硕果累累,但反腐

“内情”却与公众有着很强的距离感。受众想要了解现实中办案人员如何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也想窥探腐败分子的违法行径到底令人发指到何种程度。然而,以往荧屏上的反腐剧一般都集中在刻画正面角色的光辉形象和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上,对腐败内容的展示通常都较为克制,这难免让受众产生意犹未尽之感。而《人民的名义》对腐败行径的曝光足够彻底,剧中诸多场景都极具震撼力。例如,前两集主人公在侦办一位处长受贿的案件中,受贿现金堆满整面壁柜,床上、冰箱里都是钞票,随后各种花式点钞镜头出现,让人大呼过瘾。这些情节和场景的设置,在满足受众窥探心理的同时,无疑为观众带来了良好的观剧体验。

反腐无禁区满足受众的廉政期待。在人们印象中,以往对贪污腐败的打击总是止步于高级别领导干部,权力保护伞总是难以被打破。面对严峻的贪腐现实,人们渴望借助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权力,惩治腐败分子,塑造廉洁奉公的政治风气,而现实情况又常常令人失望。惩治腐败、整肃政风是民众的集体诉求与公共期许,《人民的名义》对这种诉求做出了正面回应。该剧中,反派人物的级别达到“副国级”,一众省级、厅级腐败分子在荧幕上被全景式展现,他们最终都因触犯党纪国法而受到惩处。这部电视剧给受众传递着这样的讯息:反腐无禁区,对待腐败分子零容忍,无论职务高低,任何人违反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该剧以艺术的形式,传递了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意志和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决心。对一般民众而言,在观看该剧的过程中,积郁已久的廉政期许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补偿心理

对官场腐败乱象的不满。腐败有悖于中国传统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它扰乱了社会风气,造成了社会的不公,这也是拉大中国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官员贪腐侵犯的是公民的集体权益,加剧了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人们对官员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对官场腐败乱象怀有强烈的不满情绪。《人民的名义》对贪腐问题的揭露既不遮掩,也不避重就轻。剧中无论是“小苍蝇”还是“大老虎”,最终都被绳之以法。受众在观看他们一个个从身居高位滑向万丈深渊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罪有应得”的快感,这种快感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相对剥夺感”的一种心理补偿,这种心理补偿又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受众基于对现实不满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同时,像侯亮平那样秉公执法的铁面清官和沙瑞金式的“正义守护者”等一众正面角色,弥补了受众心中“贪官多,清官少”的缺憾,满足了受众对反腐英雄的想象。

对影视作品粗制滥造的回应。2007年,中国电视剧产量和播出量双双跃居世界首位,到2012年,中国电视剧产量达到顶峰,年产量达1.7万集之多。此后,虽然总产出量略有回落,但整体来看依旧维持高位,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伴随着电视剧拍摄狂飙猛进的是,作品制作粗糙,品质低劣,精品寥寥无几,且类型高度雷同。于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造型夸张、台词雷人、剧情违背常识的电视剧纷纷被搬上荧屏,诸如“裤裆藏

雷”“手撕鬼子”等桥段频繁在剧中上演,让人啼笑皆非。同时宫斗剧、穿越剧、婆媳剧、玄幻剧、偶像剧等题材雷同的电视剧扎堆出现在荧屏中,对受众进行轮番轰炸,令受众叫苦不迭。在这种影视环境下,《人民的名义》一开播即凭借演员过硬的演技、精彩的故事情节让人眼前一亮。随着播出的深入,该剧的质量获得受众一致认可,出现了全民观剧的盛况。受众热情追捧的背后,折射的是对过去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作品的嘲讽与回击。

对“小鲜肉”霸屏现象的抵抗。近几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小鲜肉”霸屏现象严重,这些年轻俊俏的演员片酬高昂,动辄占据整个剧组大半的制作费用,但多数又演技平庸,表演实力难以令受众信服,身价与演技严重不等对。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但是目前影视行业又过分依赖一线明星,但凡大制作影视剧,演员阵容一般都由当红小生或花旦领衔,而作品的整体水准常常令人大失所望。反观《人民的名义》,该剧集结了40余位实力派演员,而总片酬却只有4800万,仅占制作费的三分之一,甚至还不及许多年轻明星一人的片酬,但该剧的演出、制作都展现出较高的水准,品质出众。且该剧没有邀请“小鲜肉”加盟,参演明星悉数为圈内“老人”,这些老演员精湛的演技收获了受众的广泛赞誉。受众对这样一部反“小鲜肉”潮流的电视剧极力拥护,反映的是对演技拙劣的年轻演员长期霸占影视资源的一种抵抗心理。

卷入心理

对映射现实产生亲近感。反映现实世界是艺术作品的天职,没有现实的支撑,艺术创作将是无源之水,其作品也将难以被人们接受。电视剧就是植根于生活土壤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腐题材更是对当今社会的写照。在《人民的名义》中,其人物设定逼近真实,没有一味妖魔化贪官,而是尽量展现出他们矛盾、复杂多变、有血有肉的一面。剧中大量情节,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例如,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双面”官员赵德汉,人前表现得极度节约,背后却收受数亿元的巨额贿赂,其原型就是广为人知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而为清点现金,烧坏验钞机的细节同样来自于真实的新闻报道。剧中诸如贪官外逃、政治结盟、权钱交易,以及“网络水军”、有偿删帖、强拆、造谣等情节,也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受众在观看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却又比现实更加精彩的亲近感。

对惩贪除恶的价值共鸣。情感不但是审美的动力,而且审美也最终呈现为一种特定的情感感受状态。也就是说,受众一旦对电视剧投入了情感,客观上就会被剧情卷入其中,将对电视剧的审美转化为个人的情感感知。受众投入情感,是因为电视剧能够真正打动人心,让人们对


剧中情节、人物遭遇、所传递的价值观产生触动。在这一情感交互过程中,审美总是伴随发生的。受众审美的对象不仅是演技精湛的演员,还有与腐败分子斗智斗勇、跌宕起伏的整个剧情以及“违法必遭严惩”的终极价值取向。从深层次上讲,即全体民众对价值共识的维护与对正义的伸张。受众对电视剧中主角惩贪除恶产生情感共鸣,对贪官落马拍手称快,实际上是与该剧的核心价值发生交汇,即腐败分子无论级别多高,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对故事情节的迷恋。引人入胜的故事是一部电视剧获得成功的关键,这体现在悬念迭起的情节安排和形象饱满的人物设定。悬念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戏剧技巧,与“巧合”“转折”之类相提并论。悬念通常设置在“问题”提出之后,受众为了知晓谜底,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对剧情的密切关注,这也是受众追剧的直接动力。《人民的名义》对悬念的设置,不仅体现在环环相扣的情节之中,还体现在对角色正反属性模糊处理上。受众在观剧过程中,既对情节朝何处发展感到好奇,无法准确猜出情节的走向,又对剧中人物亦正亦邪的角色设定琢磨不透。剧情进行到一半,许多人甚至对剧中某些角色到底是好是坏仍不甚清晰,幕后大老虎是谁也是众说纷纭,这就引发了受众强烈的求证欲望。而“设置悬念—揭开谜底”贯穿在播放的整个过程中,受众始终抱着揭秘的心理在等待,由此对该剧一追到底。

娱乐心理

基于审美体验的精神愉悦。任何受众在收看一部电视剧之前,都有着自己一贯的审美定势,而这种审美定势,又受到长期的道德教化和文化熏染的影响。受众把审美感知所提供的表象和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结合起来,发现审美对象的意蕴并将自己的情感因素融入进去,从而达到一种心物交融、情景共生的审美体验。在观看该剧时,受众所感知的既有“正义战胜邪

恶”“坏人被绳之以法”的价值取向,又有剧情跌宕起伏带来的情感冲击,还有角色本身及其延伸物的表现形式。例如,受众除了对“达康书记”这一角色高度肯定之外,还对他的“双眼皮”“大长腿”“呆萌气质”,甚至是“保温杯”都情有独钟。伴随着观剧时和这些审美对象发生的情感交互,受众还获得了精神上的兴奋与欢愉。

追逐娱乐时尚主题。娱乐化是后现代语境下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虽然大众文化的娱乐取向是相对固定的,但具体的娱乐文化符号却在公众视野中不停地更迭,它不断寻找新近出现的、令人感兴趣的载体并与之结合,从而完成娱乐热潮的接棒。《人民的名义》一经走红,就承担起了娱乐符号载体的功能。剧中多位老戏骨迅速成为新晋“网红”,特别是市委书记李达康,更是名符其实的“人气书记”,其粉丝群体自称为“Darkcom”,宣誓要“守卫达康书记的双眼皮和保温杯”,与此相关的表情包、动态图、鬼畜视频等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一时间,这些角色成为娱乐时尚的象征。人们通过对剧中人物形象的拆解和再赋义,来获得了贴合娱乐主题的话语资源。这些次生文本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并广为传播,由此催生了一场盛大的符号狂欢。大众在消费这些符号的同时,也完成了一种身份的标榜,获得与娱乐时尚之间的互相认同。

结语

在市场语境下,受众接受是艺术作品收获成功的必要条件。艺术创作过程的完成并非艺术活动的结束,受众接受才是整个艺术过程的终结,接受主体对艺术的接受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反腐剧本身而言,除了要在艺术形式和表达上不断精进以外,更要重视受众的接受心理。《人民的名义》就在这方面大获成功,总结受众对该剧所共有的满足、补偿、卷入和娱乐心理,对其他反腐剧的创作而言,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976f9e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