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联系概述

时间:2022-12-15 21:28: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时代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联系概述

1两种精神相互融合与协同

如果说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以前,工匠传统与科学传统两个传统是分离的话,那么近代以后,两种传统则相互联系甚至相互结合。一方面,工匠发动的工业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工匠传统,“否定了工匠的手工制造方式,进而否定了工匠的职业身份,使工匠

[i]自身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工匠传统发展为工业和技术体系并与科学体系互动甚至一体化;

另一方面,科学在知识形态上脱离自然哲学而与技术互动,甚至相互融合,这种互动和融合形成一种文化精神,科学作为一种脱离自然哲学的知识形态,必须能指向技术,甚至是由技术建构的;在具有主体间的“可理解性”的同时,还具有技术上的“可操作性”,甚至就是“技科学[ii],或如海德格尔所言,近代以来的科学是“技术本质之应用”[iii],是在技术这个“座架”Gestell)之“规置性”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技术与科学的这种关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联系”,而是本质性的关系或者说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塑造了近现代的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人类知识的形态,要求科学理性与操作精神相结合,同时人类的匠艺活动也注入了科学理性。更进一步说,科学理性与实践精神的统一,不仅塑造了科学精神自身,也再造了工匠精神。这种“再造”,一方面,正如上一部分所提出的,工匠精神并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工匠所持有的精神,而是上升为一种工作伦理;另一方面,即使我们限定从“工匠”这个定语来理解这种精神,那么,这个“工匠精神”更多是喻称从事技术与技能活动者的工作规范和伦理,而不是专指单纯的手工制造者工作规范和伦理,因此工匠精神在当代必然包含技术规范和伦理,而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它必然受到科学精神的影响,甚至与科学精神相互支撑,共同提升。随着经验自然科学高速发展,科学知识经过不断积累,人类对于自然世界的认知逐步加深,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与劳动力发展的具象化器具。科学知识要具象化必然要经过具体实践即工匠的劳动这一途径。这就使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成为现实的可能。那么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就提出了著名的“四规范”说,即“普适性、公有性、去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性”,这成为学界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之滥觞。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说,包括方法论角度、社会规范角度、价值追求角度等等,这使得科学精神在当今成为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如果综合当前学界的相关著述,可以归纳出以下内涵:实证之法求真知、了悟真理、实事求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等。但无论内容如何丰富,角度如何多元,都表述着近代以来人类认识活动的规范、原则和态度等等。

因此不难理解,科学精神虽与工匠精神虽属于不同的主体,但两者的相互支撑和内在联系是明显的:科学的实证原则需要通过精巧的实验观测来实现,技术上精准和巧妙需要科学的严谨来达成;科学的目标是通过求真来发现新知识,技术的目标是求巧来发明新的“人造物”,求真过程需要有“求巧”的匠心的支持,否则得不到新的实验或观测结果,而求巧如果脱离科学的“真”,无论怎样“匠心独运”,也无法获得有效的发明和创造。曾几何时,不


少工匠甚至学者试图研制出“永动机”其中不乏奇妙的构思,但无一成功,也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既要有工匠的“匠心独运”,也要有科学的理性和精神,即把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而这两种精神的结合,也意味着两种精神的联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遍联系,而是深层次的本质联系,是互为基础、相互支撑的关系,是人类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的表现。

2不同社会活动主体应兼具两种精神

不同的社会主体应兼具两种精神,其突出表现是科学家需要工匠精神。现代科学有两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实验方法。设计一个实验,需要精巧实验工具和手段,而很多实验科学家就是通过“匠心独运”科学实验获得了新的实验结果,从而获得科学发现,比如法拉弟的电磁感应实验、拉瓦锡的燃烧实验,两者在实验工具和手段上都进行了工匠式的巧妙设计和制作,科学史上这样例子不胜枚举。甚至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牛顿,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据说他小时候曾制作过精巧的风车。我们说学术传统与工匠传统的结合,仅体现在科学对技术和生产的作用上,也体现在技术和工具对科学的影响和支撑上。更重要的是,广大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有工匠精神支撑和协同的科学精神。比如,他们在研究技术科学问题、产品、工艺等问题时,就要时时考虑其研究成果的实施问题,包括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便捷性等问题,而如果缺乏工匠精神并且对具体工艺活动和操作规范的不能深入理解,很可能导致科学研究成果不能真正“落地”,设计的产品和技术不能与实际相对接,因而影响科技创新的最终成效。而把科学问题与实际应用的具体途径联系起来研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传统POEM手术容易损伤患者食管,为解决此问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巧妙地在患者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发明出领先世界的消化内镜微创切除技术,所以他不仅是一个医学教授,而且还具有设计和运用器械的匠心和匠术,成为《大国工匠》中被宣传的典型人物。

“工匠”活动或技术技能工作也越来需要科学科学精神,工业革命以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就体现了这一点。瓦特是个工匠,但却是格拉斯哥大学的仪器制造师,受到大学精神与文化的熏陶,有人认为他改良蒸汽机过程中受到朋友布莱克教授的潜热理论影响;爱迪生固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发明电灯电话时正是电磁学理论蓬勃发展的时期,他多多少少对其中的物理学最基本原理有直觉性的了解。工业革命以后的最杰出的工匠,无疑具有一定科学素养乃至科学精神。这是因为,在科学与技术紧密互动、高度融合甚至“一体化”的背景下,虽然科学与技术仍彼此独立,但二者的互动对各自的发展来说却很重要。

甚至可以认为,新时代仍然可以产生瓦特这种虽然不是科学研究者但却有着较好科学养的工匠。比如,我国制造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FAST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拼接四千多块面板,具体作业的难度很大。而起重工周永和并不是按部就班地等候操作规程,而是反复思索如何以更科学的面板移动方法和拼接工序来完成任务,他利用“墨子圆规”的古人智慧和相关技术方法,从而完美地实现了无损拼接,被称为“大国工匠”

3对两种精神应协同共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5a8fc01f3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