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动物的求偶行为 摘要 :动物的各种行为与人类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为主要是动物的求偶行为来分析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社会行为的异同点。 关键词:动物 求偶 爱情 人类 大自然赋予各种动物一种十分可靠的本能,依靠这种本能每一个物种能够保证它们种族的延续。这就是动物的求偶行为。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相互吸引,并能在会面时尽快去共同选择繁殖后代的地点,然后喂养他们、培育他们。但是就像人类各个民族的求偶方式千差万别一样,不同种类的求偶行为也各有千秋。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可以看到很多低等动物也有能让人类歌颂的伟大的爱情,也有人类认真学习的亲情。也就是说各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以一种丛林法则维持自身的生存,但是在种族之内却有着各具特色的社会行为。 一对夫妻从相识到相知再到携手终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人类在追求爱情的的道路上诞生了无数的爱情故事,或竞相传唱、或流传千古,但是动物的社会中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或慷慨激昂、或凄美婉转,但是不同的动物在各自的爱情之路上,为了追求自身的伴侣,却也是各具绝招。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爱情就是以美好来创造更大的美好,青春期的帅哥靓女们都会打扮的花枝招展,期待着未来某一天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不会从身边擦身而过。同时,动物界的“帅哥靓女”也是在容貌上煞费苦心啊。雄性的鸭子会在繁殖期穿上“结婚礼服”,甚至很多种类的公鸭的翅膀上都有明亮的斑点,都上带着华丽的帽子以此来吸引异性的注意。而流苏繘的结婚礼服尤其奇特,雄鸟的脖子上和头上都会长出一些长长的羽毛形成一种独特的衣领和耳朵。孔雀求偶时会展开美丽的彩屏,以此来吸引成熟的雌孔雀,同时雄孔雀还要不停的做华丽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直到自己求偶成功。外表华丽的绿咬鹃交配季节,雄性会长出长长的尾羽,身体呈亮绿色,胸部呈红色,尾羽上部呈绿色,遮住了尾巴,炫耀令人惊诧的美丽。也许,我们现在使用的求偶方式来源于我们原始的动物世界,很明显的是动物们是从来不像我们学习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在爱情的道路上,不要以为只有人类才会演绎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动物世界的许多爱情故事也荡气回肠甚至充斥着血腥的决斗和残杀,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雄性的海豹为了拥有一只雌性海豹,就必须和其他的雄性海豹展开激烈的决斗,决斗结束以后,取胜的雄性海豹就会和得到的雌性海豹一起把手下败将赶走。在猴子的社会里,只有在近乎惨烈的战斗中胜利的猴王才有资格拥有自己的母猴,战败的只能惨遭淘汰。少数动物交配的同时“贡献”自己的生命。雄蛛在交配过程中,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它们或者按照设定的程序走向死亡,或者允许被对方吃掉,充当雌性的盘中餐。这种爱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对于爱情的定义,将爱情推向了一个神圣的地位。“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自挂东南枝和举身赴清池”正是这种爱情的写照啊! 可能求爱的过程千差万别,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殊途同归,所有的生物都在奔着同一目标前赴后继,从无至歇。一只公鹅在向意中人求爱时,每天都是走向雌鹅把脖子向前伸,弯到地上,这样持续几天,当公鹅确认母鹅没有了那份戒心并接受自己的时候就会走近雌鹅并发出咯咯咯的较深,这就是胜利的叫声。青蛙在求偶的过程当中一直鸣叫个不停,以此来压制其他参与竞争的雄性青蛙,最终追求到自己的意中人。不管结局如何,总有那么多的痴情者为了自己的爱情不停奋斗。 当伏羲“治桑耕、定嫁娶”才有了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但在很多不同种的动物中这已是非常普遍,他们也有非常专一的爱情,并能坚守爱情相守一生。很多鸟类会成双成对的共同生活很多年,甚至在幼仔飞走以后,他们还会终身厮守,比如大型猛禽猫头鹰、渡鸦等。甚至我们熟知的狼和狐狸其实都是很专一的。“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却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恋爱就要谈论结婚生子的事了,“有车有房”是现代选择夫婿的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但是对于动物来讲,车子是不需要的,但是一个栖身之所却是在所必须,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就需要有一个温暖的窝。雄鸟在吸引雌鸟时都会在雌鸟鸣叫的场地上建造一个窝棚,而雌鸟的择偶标准就是那些建筑技术最高超的。这时雄鸟简直堪比艺术家,用各种饰物来装饰他的小窝,比如:羽毛、贝壳、小骨头、甲虫和婵的翅等等。更有甚者,他们还会用紫浆果的果汁把小窝染成鲜艳的颜色。在结婚当天,钻石鸟会赠送一个草棍给自己的未婚妻,作为结婚礼物,太平鸟则会曾送一只浆果,而燕鸥会赠送鱼,凡此种种,作为结婚礼物,根据不同种的“风俗”,也都有千差万别吧!当这些“繁文缛节”都结束后,他们的幸福生活就真正到来了。 从动物的求偶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类的影子。众生平等,当我们用一颗热忱的心去理解动物们的社会行为,其实每种生物都有起自己的生存方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 [俄]3.A.佐里娜和H.H.波列塔叶娃著,何书林、赵秋长译.动物行为[M].北京: 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4.4。 [2] [美]马克〃贝夫著,宋伟、郭燕、高勤译,动物的情感世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 张树义、万玉玲.动物行为的奥秘[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6f4886ec3a87c24028c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