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七言绝句:《闺怨》阅读 闺怨 王昌龄 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解】 1、闺怨:*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 2、不知愁: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与凝妆上楼,忽见春光,顿觉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贯而有力。 3、凝妆:盛妆,严妆。 4、翠楼:翠楼即青楼,古代显贵之家楼房多饰青色,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与女主人公的身份、与时令季节相对应。 5、陌头:路边。 6、柳:谐留音,古俗折柳送别。 7、悔教:后悔让 8、觅封侯:觅,寻求。从军建功封爵。 【译文】 闺阁中的*,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直译】 闺中*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赏析】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鉴赏】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不曾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从“从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能够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在一段时间“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点出“不曾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曾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个句写*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ZUI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很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能够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能够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个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豹。绝句在这个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8a28d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