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浅谈 摘要:深圳市小型水库众多,共有163座,为防御洪水灾害、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人民生活、工业用水等提供了水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水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本人结合第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总结要做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保证小型水库的安全,需要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关键词:水库;病险;除险加固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处南海之滨,境内小型水库共有163座,其中小(1)型水库66座,小(2)型水库97座,总库容为5.86亿m3。这些水库为防御洪水灾害、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人民生活、工业用水等提供了水源。但这些水库大多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大部分水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问题。有的水库防洪标准偏低,满足不了城市经济日益发展的要求,有的水库是工程、设备老化失修,影响水库的安全和效益的发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病险水库带给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破坏和灾害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同时按照水利部关于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水务部门决定对全市的小型水库进行一次全面地、彻底地整治,通过除险加固并针对水库具体情况适当结合扩容工程,使未正常发挥效益的病险水库恢复设计功能;通过增加库容提高水库调蓄及雨洪利用能力,以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同时通过调节径流减少洪峰流量,可改善下游的防洪条件,保障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由于深圳市小型水库众多、分布较为分散,所以除险加固工作决定分批进行实施。本人结合第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认为要真正做好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小型水库的安全,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是很重要的: 1、 充分认识前期工作的重要性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资料不齐全、运行管理不规范,设计需要的水文资料和运行管理资料缺乏,所以要求前期工作,尤其是地勘工作一定要有深度。众所周知,要做出一个完好的设计方案,地质勘察工作是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为设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现在一些小型工程前期地勘工作的深度、精度都不够,会经常出现不能针对水库存在的险情进行充分论证得出正确的鉴定结论;未查出病险原因就提出加固措施,导致加固措施的可行性较差。经验证明只有真正做好地勘工作,查明渗漏、地质情况,才能准确地找出水库的病因所在,设计人员才 能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可行的处理方案。如这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灌浆工程,由于前期地勘工作做的较好,施工时孔深、地质等实际情况和设计的基本一致,这对指导施工具有很大的意义;各水库的地形、地质情况基本与设计相符,这也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以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好大坝的安全鉴定,除险加固的水库要逐个做好现场勘察、测量及洪水核算工作,对处理方案要进行充分地分析论证,这样才能做好设计方案和便于工程的实施。 征地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工期一般都较短,所以在前期工作中一定要搞清楚土地的性质,落实好征地工作。对于一些无法征用的土地,前期工作中一定要调查清楚,否则虽然设计方案很全面,但也是无法实施,还要进行变更处理,影响工期和度汛工作,形成安全隐患。如在这次除险加固工作中,因征地工作落实不了而影响部分水库的溢洪道尾水渠等项目不能实施,形成了不利影响。 2、 设计单位要保证设计方案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方案决定着工程的成败,正确的方案能够彻底解决水库大坝存在的问题,不当的方案则会对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产生不利地影响。实际情况表明病险水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渗漏问题,在提出处理方案前一定要搞清渗漏的具体情况:是坝体渗漏、坝基渗漏还是坝体与坝基的接触渗漏,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对于坝体渗漏,可采取混凝土防渗墙、充填灌浆或者水泥搅拌桩等防渗的处理方法;对于坝基渗漏,可采取帷幕灌浆等的处理方法解决隐患。总之要在了解水库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解决病险、隐患,这方面我们在第一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做的较好,由于措施得当,通过实测和施工前后渗流量的对比,工程渗漏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另外很多水库的地理位置较偏、交通条件较差,在考虑处理方案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方法、料场、弃渣场、施工交通等因素,不能机械地套搬其它工程,否则设计方案就等于纸上谈纸上谈兵,无法实施。在这次除险加固过程中,其中有一水库交通条件较差,因交通问题考虑不周,致使该水库的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实施非常困难。所以在设计初期,设计单位一定要对各个小型水库的实际病险情况、水库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了解清楚,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正确计算,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监理工作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 现在工程施工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施工单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低、设备投入少,质量保证体系大多是名存实亡;工程施工操作程序不规范,常识性的错误不断。另外施工单位都普遍存在质量意识淡薄现象,口头上都说质量第一,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质量与进度、费用发生矛盾时,往往就放弃了质量控制的主导地位。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监理单位在开工前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早的介入,开工前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复核、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方案的审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6df3ebede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