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评论

时间:2022-08-08 00:01:1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 二、春秋时期关于《诗经》的文学评论

春秋时期《诗经》的影响很大,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是合乎当时实际的。早在春秋时期,《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比后世大得多。春秋时期的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广义的文化现象而对待的,把它看做一部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百科全书。

《左传》对《诗》的记叙达216次,涉及诗106篇,占《诗经》总篇数三分之一还要多,开了我国著书引经据典之先河。《左传》


中大量“赋诗言志”的记载,也说明《诗经》是他们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活动时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向我们展示了《诗》在春秋时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

《左传》对《诗》的大量引用和记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诗》在春秋时期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我们重新认识《诗经》的重要材料,也为我们今天用优秀的作品教育人提供了借鉴。 三、孔子关于《诗经》的文学评论

孔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而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文艺具有修身成仁的作用,是干政的必要条件;明确提出论诗的标准“思无邪”认为诗歌内容应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出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认为文艺有感发意志、认识社会、团结百姓、讽刺政治等价值。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侍奉君主,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其他文学家关于《诗经》的评论

孟子:孟子论诗,谓“说诗者不以问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司马迁:《太史公自 序》中两次提到《诗经》。一次是与上大夫壶


遂讨论孔子续《春秋》之精神时:《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纲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第二次就是很有影响的论“发愤著书”'《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董仲舒:“诗无达诂”正是此人作为理论明确提出来的。原话是“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 梁启超:“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鲁迅:根据《风》《雅》《颂》三部分的实际内容,认为《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诗经》开创了言志抒情的传统。古人强调诗言志,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辨序》认为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开山的纲领言志高度概括了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特征,言志抒情不能截然分开,言志的实质就是抒情,古代采诗就是借以察志观情。文以叙事说理,诗以言志抒情,这种大体分工是合理的。《诗经》总体属于抒情诗。无论抒情诗或叙事诗,都强调内在的韵律,情感的消涨。汉乐府诗以叙事见长,建安诗、南北朝乐府诗、唐代杜甫、白居易都有叙事诗,同样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这说明诗经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诗歌以抒情诗居多。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22861bc5da50e2524d7f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