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诸葛亮的诚信与忠诚的称赞的 杜甫入蜀之后,对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情有独钟,写下了多首关于诸葛亮的诗歌,这首诗写于杜甫初入夔州的时候,他在凭吊相传由诸葛亮所创的八阵图遗迹时即兴创作了本诗。这首诗的内容,既有对诸葛亮功绩的全面概括和总结,也有对诸葛亮军事成就的高度赞美,还有对诸葛亮失误之处的客观评价。在杜甫所有诗中,这首吟咏诸葛亮丰功伟绩的诗篇相当引人注目。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一首咏怀诗,诗人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是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这首怀古诗,具有融议论如诗的特点。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帜。但诗中的议论并不空洞抽象,反而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融怀古,抒怀为一体,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诗中第一句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并促成蜀国占有一分天下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越。第二句说诸葛亮因八阵图扬名。“八阵图”是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应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八阵图为典例,将他的军事才能,用兵谋略都概括出来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诗的后两句就凭吊遗迹发出的感叹。第三句说无论江流如何冲刷,时光流逝,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石不转”化用了《诗经》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暗喻了两层意思,一是诸葛亮对蜀国忠贞不渝的心,如磐石不可动摇;而是指诸葛亮名垂千古,而这却也是历史遗恨的证明。最后一句照应首句的功绩,却遗恨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通过全诗,诗人借八阵图思考诸葛亮的功名和遗恨。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不如说是诗人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诗人个人的抑郁情怀。清代乾隆皇帝评价说:“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这首诗也随着诸葛亮的美名而广为传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262dec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