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江南楼阁与唐诗 作者:李德辉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05期 自孔子以来,士大夫就号称“登高必赋”,但唐以前的诗歌写登临的并不多,创作上也不够成功,故此时的楼阁还不曾被世人目为充满诗意的地方。将楼与诗联系起来,是从唐代开始的。正是由于唐人的题咏,楼阁才烙上深深的人文色彩,同小桥流水人家一样气韵灵动,连接古今。纵观唐人登临之作,会发现,江南楼阁与唐代诗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大凡天下州郡,有佳山水必有名楼观,名楼观必有名公巨卿的诗赋题咏。而全国各地,唯东南郡邑佳山水最多。东南山水虽美,但晋宋以前并未普遍兴修楼阁,楼阁很少靠诗赋传名。唐代则不然,兴建的楼阁既多,因诗传名的也不少,散见于《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及其他典籍的,多达数十座,名声较显、有诗文传世的也有十多座,除韶州韶阳楼、桂州逍遥楼在岭南道以外,其他十四座都在江南:岳州岳阳楼、鄂州黄鹤楼、洪州滕王阁、江州庾楼、宣州叠嶂楼、池州九峰楼在江南西道,润州芙蓉楼、万岁楼、北固楼、湖州消暑楼、苏州齐云楼、婺州八咏楼在江南东道,郢州白雪楼在山南东道,安州浮云楼在淮南道。唐代天下有十五道,为什么偏偏以江南道名楼最多?仔细推寻,不难发现个中原因。 最主要的当然是六朝隋唐对江南数百年的持续开发,带来这里经济文化的繁荣。自晋室南渡以后,江左各地就人口繁衍,土地开辟,州郡增多,朝廷选贤任能,贤士大夫相继佐郡,这里原始落后的社会面貌逐渐改变。其时士人虽多登临赋咏之雅兴,但常苦于无开豁心志之楼观,于是往往筑楼起台,公退之余,与二三僚友凭栏远眺,讴吟赋咏。润州芙蓉楼、万岁楼、北固楼,就是这样修起来的。芙蓉楼原系晋刺史王恭改创,万岁楼系刘宋南兖州刺史徐湛之所建,北固楼亦起于晋代,原名北固,梁武帝改名北顾。这些楼阁,当时都没有留下多少名作,像梁武帝《登北顾楼诗》、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水平都不高。只有经过了唐人的题咏,它们才远近知名。在唐代,北固楼的好诗极多,即使泛咏之作也诗意无穷,如李白《永王东巡歌》:“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诗篇的流丽,远胜前人。芙蓉楼的佳作也很多。不必说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即使崔峒的《登润州芙蓉楼》也不俗,中间“往来潮有信,朝暮事成非。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两联描绘景色,感慨兴亡,气象雄浑。随着名士诗篇的传扬,芙蓉楼的名气日大,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称:“登陟芙蓉楼,为我时一赋。”竟视之为过往文士所必造的当地标志性建筑。诗人鲍溶还以芙蓉楼上诗客自居,其《寄薛膺昆季》有“何况芙蓉楼上客,海门江月亦相思”之句,可见其声名与影响。中唐以来,唐室在润州开建使府,署辟幕僚,这里遂成为文人聚会、赋诗酬唱的经常性场所。以万岁楼而论,传世之作就有皇甫冉《同温丹徒登万岁楼》、李绅《忆万岁楼望金山》等作,皇甫冉诗尤佳:“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顾,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诗写楼中即望景色,而从江客北望的角度落笔,将对国运的深忧织进苍茫的远景之中,意境微茫,情见言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7a7e63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