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音乐内涵 塑君子人格 其实,中国传统音乐的很多乐曲,都能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作用。比如古琴曲《广陵散》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现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战斗精神。而嵇康也是看到了《广陵散》的反抗精神,才对其如此酷爱。 在《广陵散》中,嵇康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人格,因为他本身也反抗了司马家族的谋权篡位,并因此被杀。在生命的尽头,嵇康面不改色,平静地弹奏着《广陵散》,用音乐抒发人生理想。而在他之后,这首曲子也就被赋予了嵇康的人格:具有儒家情怀的君子人格与具有道家情怀的“真人”人格。 除此之外,很多仕途不顺的文人也在音乐中寄托了理想人格。比如,历经多次贬谪,怀才不遇的王维曾写诗道:“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又比如,一生仕途不顺,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白居易曾写诗道:“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古代的文人雅士,在仕途不顺,理想无法实现时,常常会以古琴为伴,在琴中寄托自己高洁的人格。而我们在聆听这些曲子时,自然也会受到熏陶,形成高雅的审美取向与理想人格。 可见,音乐的第二大人文教育价值,体现在它能帮助我们形成理想人格。在那些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中,我们能与音乐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产生共鸣,从而温润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理想人格的形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9178ee1a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