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天文成就 【导读】 在我们的考试中有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考点,其中中国古代天文成就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之一。 《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采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生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汉武帝时编制第—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1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民历取—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着名学者僧—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1280年他完成《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年,比公历早300年。 【模拟练习】1.中国在2019年航空发射数量居全球首位,在今天,我们们经历了近代以来的落后以后开始奋起直追,但是少有人知道,在古代,我国的天文科技成就也很伟大,以下同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关知识点,正确的是: A.在宋朝时期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西汉科学家张衡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C.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皇极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D.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 2 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1.【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在隋唐时期,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B选项错误,在宋元时期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C选项错误,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答案选D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ca53f951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