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特殊表达方式的文言句的翻译技巧

时间:2022-09-14 21:08:2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几种特殊表达方式的文言句的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要求是“信”,也就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

的意思,不走样,不错译,不漏译。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对译,原文的字字句句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表达方式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这就是所谓的“直译”但文言中有些特殊的表达形式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的意蕴,这就要在“规范、清晰、连贯”的基础上酌情采用“意译”的方法,才能保证译得“雅”和“达”。当然意译不是臆测大意,随心所欲的翻译的,尤其是那些采用了修辞手法来表达的文言句的翻译就更要讲究技巧了。

一、比喻的翻译

1)明喻:仍译为明喻。如: A、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冯婉贞》------像猿猴一样剽悍敏捷 B、火烈风猛,船往如箭。《三国演义》------船像箭一样往前冲 (2) 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没用比喻词,译为明喻。如: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B、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如: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去来兮辞》-------误入污浊的官场,一误就是三十年。

二、借代的翻译

古今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如果把借代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意译,译为他所代替的人或事。如: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做官的人见识浅陋,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B、意北亦尚有口舌动也。--------考虑到元军也许还能够用言语来打动。 三、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如:

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应合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然后译为“树木的枝条和叶子都互相覆盖,交叉掩映”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应合为 “迢迢皎皎牵牛星和河汉女” “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

C、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 四、合叙的翻译

合叙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如: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即“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译为“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即“先生于吾”“后生于吾”,译为“是在我之前出生还是在我之后出生的呢?” 五、委婉和讳饰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因忌讳而用委婉则称为讳饰。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 A“虽少,原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填沟壑”“山陵崩”都译为“死” B、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三国演义》-------“更衣”译为“上厕所” 六、夸张的翻译

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在前面加上“像要”“快要”之类的词。如: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后站起来,靠在柱子上,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以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之类的副词或形容词。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下达了许多征兵的名册,每册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七、用典的翻译

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如: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廉洁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e3d9d0c1c708a1284a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