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颂

时间:2022-04-11 08:39: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出师颂

茫茫上天 降祚为汉 作基开业 人神攸赞 五曜宵映 素灵夜叹 皇运未授 万宝增焕 历纪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乃命上将 授以雄戟 桓桓上将 实天所启 允文允武 明诗阅礼 宪章百揆 为世作楷 昔在孟津 惟师尚父 素旄一麾 浑一区寓 苍生更始 移风变楚 荡伐猃狁 至於太原 诗人歌之 犹叹其艰 将军 穷域极边 鼓无停响 旗不踅褰 浑御遐荒 功铭鼎宏 我出我师 於彼西疆 天子饯我 辂车乘黄 言念旧劳 恩深渭阳 介珪既削 裂壤酬勋 今我将军

启土上郡 传子传孙 显显令闻

《出师颂》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1945年后失散民间。20037月突然在中国嘉德2003年春季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业界轩然大波。

本幅无款。鉴藏印记有22方,计为:唐太平公主梵文印“三藐母驮”,唐邵王李约“约”和“邵约之印”,唐中书侍郎王涯“永存珍秘”(钤两处);宋高宗“绍”“兴”(联珠印)、宋内府“书印”(半印)和“内府秘书之印”;明以前人之“蓑笠轩印”“历代永宝”“刘氏中守”“刘完私印”“安元忠印”及二印文不辨之印;清安岐“仪周珍藏”,清内府“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乐寿堂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诸玺。

后纸宋米友仁跋:“右出师颂,隋贤书,绍兴九年四月七日,臣米友仁审定。右下钤“监书画博士印”。左鉴藏印记6方,计有:“物”(半印)“古希天子”“寿”及一印文不辨印。右鉴藏印6方,为“安仪周家珍藏”“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引首篆书“晋墨”两字及花押“伍”,押上钤“御府图书”,据押和印,前人定为宋高宗书,实为明人仿写。另有清内府鉴藏印“太上皇帝”“石渠定鉴”“宝笈



1


重编”“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左上乾隆癸巳(三十八年,1773年)御题一段。

前隔水鉴藏印有:明王世懋“琅琊王敬美氏收藏图书”,清安岐“安”“仪周鉴堂”,清内府“八徵耄念之宝”。后隔水乾隆戊辰(十三年,1748年)御题一段,下钤“乾”“隆”印,另有清安岐鉴藏印“麓邨”

此本见于著录的有: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孙鑛《书画跋跋续》、清•顾复《平生壮观》、安岐《墨缘汇观》、吴《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阮元《石渠随笔孙岳颁《佩文斋书画谱》倪涛《六艺之一录》等书。刻入《三希堂法帖》

根据著录书及鉴藏印记,此本称为“绍兴本”《出师颂》,据米友仁跋,多定为隋贤书,也有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写,乃至唐人作。流传情况大致是:唐代经太平公主、李约、王涯先后鉴藏;南宋绍兴年间入内府;明归王世懋;清初由安岐收藏,后入乾隆内府;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携出宫外,1945年后散落匿于民间不彰60余年;2003年由拍卖公司征得,故宫博物院以巨资购回。

《出师颂》作为流传有绪的章草墨迹曾留存有两本,一为此“绍兴本”一为“宣和本”,后者曾入北宋内府,有宋徽宗标题“征西司马索靖书”及“宣和”瓢印,一般定为西晋索靖书,也有认为是梁•萧子云书,经北宋《宣和书谱》、明•文嘉《钤山堂书画记》、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其流传情况大致是:北宋入宣和内府,明代似从严嵩家辗转入文彭手,后售于项元汴,入清后不存。“宣和本”曾刻入董其昌《戏鸿堂帖》,王肯堂《泼墨斋帖》亦曾摹刻,今仅存法帖拓本。

绍兴本《出师颂》本无名款,后人认为是西晋索靖或南朝梁•萧子云作,或谓隋贤或唐人书,并无定论。从本幅中有唐太平公主、李约、王涯等人鉴藏印看,书写不会晚于初唐。据宋•米友仁跋定为“隋贤书”当较可信。此书属较典型的早期章草书体,“蚕头凤尾”带有隶书遗痕,“银钩虿尾”具草书特征,整体书风规整而不失变化,劲健中见自然飞动之势,古朴又典雅,是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唯稍增飘逸之势,与隋•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体大致相近。故定为隋人书是合宜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9e4a0b628ea81c758f578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