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童元镇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明史·童元镇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童元镇,桂林右卫人。万历中为指挥。总督陈大科以元镇熟蛮事,移广西总兵官。岑溪西北为七山,东南为六十三山,与广东罗旁接。山险箐深,贼首潘积善等据之,久为民患。及罗旁平,积善惧,乞降。为设参将于大峒,兵千余戍之。其后,将领多掊克[注],士卒又疲弱,贼复生心,时出剽。会岁饥,粤东亡命浪贼数百人潜入七山,诱诸瑶为乱。元镇先以参将戍岑溪,得诸瑶心。至是,积善及其党韦月咸愿招抚自效。 有讹言将剿北科瑶者,诸瑶谓绐己,大恨,遂与孔亮山贼攻月,杀之。戴耀属元镇讨之。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俘馘千五百有奇,余招抚复业。时府江韦扶仲等亦据险乱,元镇与参政陆长庚谋,募瑶为间,乘夜获其妻子,诱出劫,伏兵擒之。余党悉平。元镇以功增秩赐金。 李化龙大征杨应龙,令元镇督诸土军,由乌江进。元镇惮应龙,久驻铜仁不进,屡趣乃行。贼闻元镇发乌江,谋纵之渡江,密以计取。监军按察使杨寅秋言乌江去播不远,宜俟诸道深入,与俱进,元镇不从。于是土军先夺乌江,贼遣千余人沿江叫骂以诱之。官军既济,复夺老君关。三月望,贼以步骑数千先冲官军,官军掷火器者误击己营,阵乱。元镇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贵阳闻警,居民尽避入城,远近震动。朝议责元镇败状,令李应祥并将其军,遂合水西、镇雄诸部,直抵海龙囤,竟灭贼。兵初兴,元镇坐逗遛,谪为事官。及是,逮至京,下吏,罪当死。法司援前岑溪功,谪戍烟瘴。遇赦,竟卒于戍所。 (选自《明史·童元镇传》,有删改) 【注】掊克(póu kè):指收刮民财。 参考译文: 童元镇,桂林右卫人。万历年间担任指挥,总督陈大科因童元镇熟悉蛮夷事务,改任广西总兵官。岑溪西北是七山,东南是六十三山,和广东罗旁相邻,山险竹深,敌寇头目潘积善等人占据此地,长期成为百姓的祸患,等到广东罗旁被平定,潘和善害怕,请求投降。为此在大峒设参将,一千多士兵守在那里,从此以后,将领大多搜刮民财,士卒又疲惫赢弱,敌寇又生叛心,常常出来杀戮抢劫。碰到年成不好,闹饥荒,广东东边的逃亡流浪的敌寇几百人偷偷进入七山,引诱各瑶族部落作乱。童元镇先任命参将守岑溪,获得瑶族的欢心。到这时,潘积善和他的同党韦月都愿意归附效力。 有谣言说将要剿灭北科瑶,各瑶族认为官府欺骗自己,非常恼怒,就和孔亮的山贼攻打韦月,并杀了他。督抚委派童元镇讨伐他们。敌寇砍伐大木头堵塞道路,四周布满竹签,童元镇假装督促军队开道,而暗中从小路进兵。孔亮的山贼凭借地势高,箭头如雨般射下,各路军队用火器进攻,打败山贼。俘获斩杀山贼一千五百多,其余的招安恢复旧业,当时府江韦扶仲等人也占据坠地作乱,童元镇和参政陆长庚谋划,招募瑶民为间谍,乘夜俘获韦扶仲的妻儿,引诱他出来抢劫,埋伏士兵抓获了他。剩余同党全部平定。童元镇因功劳提升官阶,并被赏赐金银。 李化龙大举讨伐杨应龙,命令童元镇统领各路地方军,从乌江进军。童元镇害怕杨应龙,长时间驻扎在铜仁不进军,多次催促才出行。敌寇听到童元镇从乌江出发,谋划放官军渡江,秘密用计取胜,监军按察使杨寅秋说乌江离播州不远,应该等各路军队深入后,和他们一起进军。童元镇没听从。于是地方军先夺取乌江,敌寇派一千多人沿江叫骂来引诱官军。官军渡过乌江后,又夺取了老君关。三月十五日,敌寇用步兵和骑兵几千人先冲击官军,官军投火器的误击自己的军营,军阵大乱。童元镇所率领的三万人,剩下的不足十分之一。 贵阳听到警报,居民全部躲避进城,远近震动。朝廷议论追究童元镇兵败的情况,命李应祥一并统领童元镇的军队,于是会合水西、镇雄各部兵马,直抵海龙园,最终消灭了敌寇。战事刚起时,童元镇因逗留,被贬为事官。到这时,被抓到京城,交付法官审讯,论罪判处死刑。法司官引童元镇前面在岑溪时的功劳,流放守卫边远地区,碰上赦免,最终在守卫处去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A: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B: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C: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D: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答案为:D注:原文标点:贼伐大木塞道,环布箛签。元镇佯督军开道,而潜从小径上。孔亮山贼凭高,弩矢雨下。诸军用火器攻,大破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A:万历,文中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B:增秩,指增加俸禄或升官。秩,可以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阶、品级。C:望,文中指望日,中国农历将望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如“七月既望”。D:谪,文中指贬官。表示贬官的词语很多,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答案为:C注:望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即农历十五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A:童元镇熟悉蛮地事务。他因熟悉蛮地事务被派到广西任职,敌寇据险作乱,归附后又因官军腐败而再次叛乱,他使敌寇归附。B:童元镇平定敌寇有功。瑶族因谣言作乱,他奉命讨伐,大败敌寇;他参与讨伐作乱的韦扶仲,用计谋抓获了韦扶仲,平定了叛乱。C:童元镇指挥失误。杨寅秋要他深入进攻敌寇,他不听,他指挥军队渡过乌江后,又被敌人引诱,最终他所统领的军队几乎全部覆灭。D:童元镇兵败被贬。朝廷追究他兵败的情况,命令李应祥统领他的军队;战事刚起时,他曾因逗留不前,被贬官,兵败后又被逮捕。答案为:C注:“杨寅秋要他深入进攻敌寇”错,应是杨寅秋要他等各路军队深入后一起进攻敌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岁饥,粤东亡命浪贼数百人潜入七山,诱诸瑶为乱。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碰到年成不好,闹饥荒,广东东边的逃亡流浪的敌寇几百人偷偷进入七山,引诱各瑶族部落作乱。注:得分点:会、岁、潜,各1分,句意2分(2)元镇惮应龙,久驻铜仁不进,屡趣乃行。 (本题分数:5分)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答案为:童元镇害怕杨应龙,长时间驻扎在铜仁不进军,多次催促才出行。注:得分点:惮、屡、趣,各1分,句意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9b5be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