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1、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写室中生活图景,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情趣高尚)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也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 9、“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为正面描写,看出作者从容淡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为反面描写,写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11、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 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 12、陋室特点: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来人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3、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强调本文写法:托物言志) 14、“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 答:“无丝竹之乱耳。” “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 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5、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在说明什么? 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16、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第1页 共3页 答: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7、本文中心论点:陋室因住的人品质高尚所以不陋 18、本文实写虚写: 实写:“谈笑有鸿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 虚写:“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 1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几句的写作方法:对偶的类比中的兴(想写陋室,却先写山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2020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 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21、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 2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不爱世俗的羁绊,安闲适意,洋洋自行。 23、文章结尾的“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画龙点晴,表明陋室因其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流露着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 24、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例岩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高雅脱俗之人。 2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以比喻起兴,以虚写衬实,引出人文的主旨句“惟吾德馨” 2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的“上”、“青”二字用得生动传神,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两个字采用了拟人人的写法,化静为动,将静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环境的喜爱之情。 2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哪方面反映了陋室主人的什么特点? 从陋室主人的交往方向,反映了室主人高雅脱俗。 28、“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反映了陋室主人怎样的生活情趣?高雅,超凡脱俗。 29、本文表达了主人怎样的节操和情趣?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30、写山水对陋室有什么作用?运用类比引出后文陋室,同时暗示“陋室不陋”。 31、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古代名贤自况其说“有德者居之,陋室不陋”同时表明自己也具有古名贤的志趣与抱负。 第2页 共3页 第3页 共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dc17b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