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的个人随笔2000字

时间:2022-12-06 19:37: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文言文的个人随笔2000

编者按:历史的延续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学习点文言文,对拓宽视野、了解历史、陶冶情操等大有帮助,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文言文所占的比例确实少之又少。

一百年前,五四运动的先贤们认为文言文、唐诗宋词等等都是死文学,线装书可以丢茅厕;应该我手写我口,写白话文,尝试作新诗,文学革命之风一时劲吹。时至今日,文言文虽然或许还没死,但是对不少人来说确是很疏远,很格格不入的了。

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最近进入了文言文教学,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都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文言篇目。对于刚踏入高中的孩子来说,其难度还是不小的。因而课堂推进有些滞缓,难免有学生产生困惑:我们为什么要学文言文?仅仅是为了考试嘛。

就有孩子在随笔里写道:“那些文字,现在有几个人能看的懂?道是历史我们就要学习?是国粹就不能不学?说是要理解那些寓意,就不能翻译成白话文不是更好理解吗?我们要不要再穿上帆布衣裳,读书时摇头晃脑啊?谁能告诉我,现在学习文言文究竟有何用!”

我思忖着该如何答复他的困惑,却在新闻上看到了这样的报道: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923号举行的“课审大会”,决议将高中语文课纲中文言文比例,从目前占45%55%删减为35%45%,并将“推荐选文”篇数由30篇降为15篇。此举在台湾社会引发普遍批评。(来源:澎湃新闻)

据说这里面有“去中国化”等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不敢妄论。只是看了这则新闻,觉得挺遗憾的。

曾几何时,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上做的远胜于大陆。有一阶段喜欢看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这档节目,有些问题常请台湾的教授和评论员作嘉宾,介绍情况和发表评论等。有位教授,他比较喜欢在讲话中引用古诗文,自己说话有时也会有一点文言词语出现。有一天我听他说了一个词“挹注”,可能这个词在大陆媒体上不常见,竟至于为嘉宾讲话作字幕的先生不知该怎么写,


用了两个语音相近的字来代替。大陆观众看了一定是一头雾水吧。

同样是电视传媒,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最红火的时期,嘉宾黄涵老师说的是“敬惜字纸”,可工作人员给字幕打成了“敬惜自止”,断裂的文化脐带啊让人唏嘘不已。

再讲一个故事,也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有一位移民加拿大的华侨在回忆当年的情景:行李太多,基本不能带书了,我就带了一本唐诗,一本宋词,还有一本李白选集,其实在国内,除了红楼梦,我基本不怎么读古书的。我想,所谓乡愁大概都在那几本古书里了吧。

文言不死,因了传统在,它是我们的文化脐带。倘若没有了它,我们的历史在哪里?我们赖以骄傲的文明又在何处?文言文就是通向传统的钥匙之一,对高中生而言,作者思想可能比较复杂,暂时难以理解,但急功近利要不得,因噎废食更不可取。相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有兴趣的人慢慢就能懂得文言之魅力。

优秀的文言文里,沉潜着极为丰富的东方智慧,对于安抚当今社会利欲熏心的人们,重新寻回内心的安宁祥和极为重要。唯有心静,方能心安。西方的工具理性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想要拥有大智慧,唯有将两者融会贯通,有经验的人和没有经验的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和民族也是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f1df235b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