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场关于信仰的奇观 ——浅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时间:2022-08-22 22:15: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活是一场关于信仰的奇观 ——浅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作者: 李铭韬

来源:《艺术评论》 2013年第3



2012年的秋冬之际,有三件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事件交错迷离,各放异彩:9月,韩国歌手PSY的一曲诙谐反讽的《江南STYLE》走红全球;10月,乡土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1月,李安(ANG LEE)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以下简称《少》片)大获成功,成为李安突破自我的影史佳话。如果说,韩国歌曲以一种马戏团式的杂耍自嘲主动取得了在西方文化界的低姿态流行,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中国文化主体性向国际又迈进了一步的话,那么李安电影的成功,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绝妙融合与丰茂生长,是一种充满了双重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电影。

《少》片首映于20129月第50届纽约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在纽约电影圈获得了影评界相对一致的正面肯定。该片随后展映在台北金马奖颁奖晚会,并于感恩节前全球公映,立时好评如潮。尽管在 以青少年网民为主体的IMDB电影官网评分获得只能算还好的8.2分(截止2013130日数据,下同),但是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的全美100多家纸媒媒体的评论文章中,普遍出现了“精彩”、“深刻”、“无以伦比”、“突破性的”、“超越性”、“美妙”的溢美之辞。在可以认为《少》片是基于“外来户”身份而基本避开了水军干扰的豆瓣网上,评分达到了罕见的9.1分。李安以其精深宏大的电影诗人情怀,为我们又一次打造了一个黄色面孔的电影人神话,而且这位诗人的“诗”情,还更多一些是唐诗宋词的“诗”。

很难想象一个讲述海上漂流的影片将要如何拍出新意。从《鲁滨逊漂流记》到《叛舰喋血记》,抑或《老人与海》的意志的胜利;亦很难想象在当下拍一个十足萨特存在主义气息的影片会有好的票房。毕竟,在极端的情境下,探讨一些人生的终极命题, 如生命、死亡、恐惧、信仰、生存等等话题,而竟然可以满足惯常的商业电影生成机制,结尾还能够丝般顺滑地回归到主流的价值观,这几乎只有兼具了多种异质文化涵养的李安才能做到,也是当代电影无以伦比的庄严妙用。

《少》改编自加拿大作家雅尼马特尔(Yann Martel)的同名畅销小说,最后的成片采用了经典的倒叙体三幕剧,以正在过着幸福生活的中年派为青年作家讲述自己的经历线索,编织出一个少年派大海漂流的故事。故事的序曲是两个人关于信仰的对话,显然,作为倾听者的青年作家对于中年派的讲述略有迟疑,因为他对于这个故事的价值并不是非常笃定地确信,同时电影也建制了一个悬念给观众,那就是作家带着一个目的而来,“听完这个故事,你会相信上帝”。

如果图解化地看,这种自述+倒叙的方式颇具奥斯卡获奖气象,但是显然,一个带着一些怀疑的倾听者角色其实更加贴切地适应了美国的年轻一代的电影观众的心理。对于沉迷于整天玩苹果手机,发facebookTwitter的年青一代来说,一个来自东方的劝谕故事所体现出的趣味,往往显现出更多的异域风情或者神秘趣味,而并非是宗教般的感召力。倾听者那怀疑的眼神,那在听完故事后只能耸耸肩说一句“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状态,更好地诠释了李安对该片的故事内容的控制。

影片的第一幕主场景是印度。美轮美奂的画面讲述了生活在动物园的少年派的故事,他的未果的初恋和对信仰的追寻。第二幕是派全家搬往加拿大的船上之旅,第三幕是少年派和一群动物的救生艇漂流之旅。序幕和尾声都是中年派的讲述。全片的故事大部分时间是在救生艇上,


这本是个十分容易令人感到乏味的设置,可是当老虎、斑马、鬣狗、猩猩和派以丰富的隐喻和令人惊讶的3D视觉奇观呈现时,事情变得不一样了。

“虎”象征着欲望,亦可以指涉派自己,这是全片一个简单的前提。早在《卧虎藏龙》时,李安就对“虎”象征着人的欲望做过诠释,但他同时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熏陶下的知识分子,欲望总是隐晦和压抑的,所以“虎”总是“卧”着的,而“龙”亦是“藏”着的。李安导演不仅自己亲身上阵在《喜宴》里说“(闹洞房)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性压抑!”,而且在《少》片中,令理查·派克这只虎由雄健到瘦削,出场时可以“一剑封喉”地捕获牢笼外的猎物,到最后“头也不回”地走进繁茂的森林里,再一次完成了他“卧虎藏龙”式的儒家意味十足的命题。在海上,当派企图逃出老虎的威胁时,他发现另外一个世界是直面死亡,于是他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面对着充满恐怖的一线生机。这种极端的戏剧情境在一部电影里通常只能有一次,其余的部分则是关于这个情境的铺陈和影响,一如《色· 戒》里面对着6克拉钻戒“鸽子蛋”的王佳芝,在生死爱憎的选择中,人物被残酷地“逼”出了一份诗意情怀。斑马是华裔的佛教徒,“斑马”一词是全片中唯一的中文台词。在登上救生艇时,观众听到了“斑马、斑马”的中文呼喊,而这位呼喊的随喜佛教徒又十分懂得变通,藉他之口讲出了“肉汤不是肉”的“白马非马”的逻辑,他也饶有意味地被设定为救生艇上第一个牺牲掉的角色。鬣狗是粗鲁的厨子,德帕迪约的天才表演不辱使命,正是他的强大的“邪恶”气场为影片的“残酷”元素提供了最强烈的动力。猩猩是派的母亲,一个异化的母性形象,也只有借助这种宗教寓言式的故事设置,才可以使影片避免过于生猛和血腥。而食人岛则被做出了多种读解 ,不幸的是,其中最残酷的,往往最逼近影片所直观表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信仰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尽管信仰这个话题看起来似乎既不令人拍案,也不令人惊奇。不

讳言讲,从海报上那经典的宗教式黄色开始,影片就已经无法避免地启动了与信仰有关的话题。 派在他情窦初开的朝圣之旅中,也启动了他的信仰之旅。他爱上了正在跳奉神之舞的女子,当女子在集市发现他的痴望时,他也用神谕的手势来解围;他的身上兼具了一抹泛神的奇妙混搭——他信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他去教堂里偷喝圣水,神父说,你一定渴了,这成为他内心欲望的隐喻;在面对着海上的暴风骤雨时,主人公派发出了犹如莎士比亚戏剧台词般的狂放询唤,指天问地;而当他祈使上帝后,又遭到了发诳语的天谴,船沉没下去;他为了求生不得不开始吃肉,犯了印度教的戒条;当他不得不杀鱼饲虎时,他又异常痛苦地向被他亲手杀死的鱼儿奉敬神之礼来谢恩。

一些宏大精妙的场面令这部3D电影充满了神性:大雷雨铺天盖地而来,黑云压海;而对风暴的展现却十分地节制,一点也没有宣泄感,倒有种娓娓道来的念诵感;某时,海面平静得犹如镜面,派与老虎静静地坐着,时间仿佛凝固了;荧光海的奇观编织进剧情来,以及巨鲸腾跃而起的壮美画面,亦为那安静时刻带来了触人心弦的驿动,这一切都仿若神迹,静默而伟大,足以见得李安并不像北野武那样视3D仅仅为一种感官刺激或者抬升票价的花招。李安之残酷审美在于,令派怀着无以名状的刻骨的恐惧,来经历这一切最绚烂的场景,为3D电影带来了一份远远不止于惊讶和奇观的深度体验。派的父亲相信科学,我们在片中也看到了一系列的准“科学教”的符号设置:派总共漂流了227天,这也被人读解到为22/7,刚好是主人公的名字圆周率字母π在海上,派也是凭借科学知识来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他过滤海水、打造木筏、驯养老虎(即使这只老虎只是个隐喻,但它至少牵涉到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相处之道),并且在食人岛发现了酸性湖而离开。

该片的技术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它的视觉序列已然完美到令人惊呼为“又一个阿凡达!”的程度,而这些完美绚烂的技术秀并不能掩盖它更为深刻的光芒——那发人深省的,派的心灵朝圣之旅。派的身体与心灵皆充满了极致的斗争,尽管常常很残酷。从笃信科学甚于上帝的父亲让他直视虎吞羊的残酷一幕,到举家搬迁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姑娘;从小心翼翼地偷


盗圣水,到与父亲争执要不要搬家,他的心灵都充满了关于“成长”的挣扎。而这一切心灵的斗争,最终在海上通过与老虎的“独处”完成了其塑造精神世界的使命。 因为少年派同时信仰三个宗教的设置,该片受到了美国的一些宗教团体的批评,但这丝毫不减弱片子的正统和人文关怀——只有用关乎本心的信仰来解读这部片子而非用宗教的方式,才可以抵达李安所要传达的终极真理。关于宗教本文无意探讨,但是我们注意到近些年电影中关于宗教的话题,特别是末世情结背景下,电影中的宗教风正在成为一个新的故事技术序列。从上世纪90年代的《暴雨将至》,《低俗小说》到本世纪的《巴别塔》、《无间道》,宗教典故成为一个封闭的故事元素频繁出现在电影中。而本片则稍稍借鉴了戏剧中常见的AB剧结构,中年派为作家提供了相互反转的两个版本故事,并且发问:“两个故事,你相信哪一个”?用一个语言游戏交代了全片的悬念,如果你相信美好,你就是跟随上帝的。

《少》片不是完美的,但是它基本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影片的极致,尤其是,达到了可以在国内上映的影片的极致。尽管它暗含有过于残酷的东西,但是在同期电影中,他提出了真正伟大的命题——信仰。对于美国观众,它是一部奇幻的诗意电影,而对于中国观众,他的意义更深。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个特殊的阶段,从政治到经济再到文化都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既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蒸蒸日上的国际地位,又需要解决自身诸多几乎积淀了千年的老问题。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多元化和碎片化,恶俗文化甚嚣尘上,电影界也未能例外。电影制作者们往往面临两个难题:坚守自身文化品格和获取商业票房以维持自身再生产。一部部电影都或多或少要对这两个问题有所回应,有诚惶诚恐去适应的,有装模做样做圣人状的,也有游刃有余可以真正以作品来俯视这两个问题的。这样的背景下,以中低成本影片出身的导演李安,再一次为全世界观众交上了自己神一般的答卷。正是这样的影片,令花掉自己半天或者一天薪水来看场3D电影的第三世界国家观众们感到满足,正是这样的影片,令中国电影观众感到有尊严。

李铭韬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霍明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2321e7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