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初,仆固怀思阴结回纥、吐蕃叛。十月丙寅,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莓阐仆国怀思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回纥在城西,子仪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说之,欲与之共击吐蕃。回纥不信,曰:“郭公围在此乎?汝绐我耳。若果在此,可得见乎?”光瓒还报,子仪曰:“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卫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郭晞扣马谏曰:“彼,虎狼也,大人,国之元帅,奈何以身为虏饵!”子仪曰:“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以鞭击其手曰:“去。”遂与数骑开门而出,使人传呼曰:“令公来。”回纥大惊。子仪免宵释甲,投枪而进,回纥诸首长相顾曰:“是也。”皆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唐之报汝亦不薄,奈何负约,深入吾地,侵逼畿县,弃前功,结仇怨,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叛君弃母,于汝国何有?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执我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药葛罗曰:“怀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驾,令公亦捐馆,中国无主,我是以敢与之来。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复总兵于此,怀恩又为天所杀,我曹岂肯与令公战乎!”子仪因说之曰:“吐蕃无道,乘我国有乱,吞噬我边鄙,焚荡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漫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不可失也。”药葛罗曰:“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击吐蕃以谢过。”子仪竟与定约而还。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仆固怀恩之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B.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C.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D.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而居/子仪知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丙寅,天干地支的组合,古代可用它来纪年、月、日、时等,文中是用来纪年。 B.天可汗,唐代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为表达对唐太宗的拥戴,尊奉他为“天可汗”。 C.捐馆,“捐”指放弃,“馆”指官邸,“捐馆”是官员去世的比较委婉的说法。 D.畿甸,“畿”指靠近国都的地方,“甸”指郊外,“畿甸”指京都及附近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子仪听说回纥、吐蕃军队联合攻唐出现矛盾,就派遣李光瓒前往劝说回纥共击吐蕃,但回纥人没有亲见郭子仪,不相信李光瓒。 B.郭子仪前往回纥军营前,他的部下担心其安危,建议挑选精锐骑兵随从,郭子仪认为此举不利于劝服,最终勇闯敌营,晓以大义。 C.郭子仪到达回纥军营后,首先解除武装,见到回纥首领药葛罗,拉着他的手,委婉地说他虽对大唐有功劳,但当下所为不合道义。 D.回纥人认识到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且认为郭子仪的谋划对自己一方有利,于是就与郭子仪签订盟约,吐蕃听说之后,撤兵离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 (2)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击吐蕃以谢过。 参考答案: 10.(3分)D 11.(3分)A(“丙寅”一词是干支纪日) 12.(3分)C(由原文“让之曰”可知,郭子仪是在责备,并非选项所说“委婉地说”) 13.(10分) (1)我去用极诚恳的态度跟他们说,或许能侥幸使他们听从我的劝说,那就是天下的福分了。(“幸”、“见”各1分,大意3分) (2)我被仆固怀恩蒙蔽了,辜负您实在太深,如今请让我攻击吐蕃来谢罪。(“为……所” “谢过”各1分,大意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cc4c659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