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践行心得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学经典诵读践行心得 激发诵读兴趣 培养诵读习惯 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诵读国学经典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简洁而不简单,寥寥数语却尽现悠长韵味、深远意境,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自从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始终以“诵读中华民族之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之正气”为导向,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一、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能做到的我先做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先做到。所以,我也主动参与到诵读经典文章的活动中来。在每一节国学经典课的授课前,我必要细细品味《论语》里的每一句话,读准每一个音,领悟其中的育人思想,与学生齐读共诵,我要求学生会读的,我跟着学生一起读,我要求学生背诵的,我也和学生一起背诵,这样相互比赛,既和谐了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又触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更提升了我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 二、诵读千古美文,增加学习兴趣 多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系的典故,能把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七步诗》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孟母三迁的典故。背“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诱导了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像这样以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多大啊!”。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多种形式,激发诵读兴趣。 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读、诵、演”系列活动。“读”就是在校内课余时间读给老师同学听,回家作业之后读给父母听;“诵”即在熟练读的基础之上成诵,要求要有一定的韵味,真正体验古文化的意境。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演”即把经典篇目活化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小学生乐于接受。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把《三字经》编排成拍手歌,跳皮筋时的童谣;还为学生建立了“经典诵读记录卡”,记录了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的脚印。我们学校还创编了经典操,同学们边做操,边背诵《三字经》《弟子规》《道德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的内容。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诵读国学经典是树人之根本。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学生,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着学生,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着学生,每位学生都树立了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古诗芳香,韵味悠长,浓浓的经典文化萦绕在校园里,也培养出一个个具有正气、志气、雅气、才气的中国娃。 诵读国学经典,践行圣人雅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朗朗读书声响彻校园上空,五一路小学四五六年级师生正齐诵国学经典《弟子规》。 五一路小学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旨在让学生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古代经典文化,先成人后成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好每一个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如今将国学经典《弟子规》引入校园,更掀起全校“诵读国学经典,践行圣人雅言”的德育新风。 开学第一天,《山西青年报》中华优秀文化讲师团便走进学校师生中,与五年级学生展开了《弟子规》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在总结日常行为规范和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开启了学习《弟子规》之门。 通过学生亲历并从中获得的体会,讲师引出《弟子规》中关于“信”的“凡出言 信为先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两句,结合“地震谣传”一例,使学生对这句话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讲师还为四年级学生作了关于“孝道”的讲解。结合学校寒假期间布置的“亲子活动”作业,学生们畅谈自己孝顺父母的行为和对“孝”行为的理解。 活动中,学生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对话,更受到了国粹的熏陶与感染;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忠厚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们衷心地希望:尊崇传统美德、重视文明礼仪、学习国粹文化能够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新风尚。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 族精神。国学经典诵读这种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 的优秀成 。中华 民族五千年的文 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 族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 值得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 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 间疾苦 ”的忧国忧 的情怀等等,这些凝结了中华 族精神的思想,对中华 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 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 能传承中华 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 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 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 族精神, 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08abbc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