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文化人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cultural of Anthropology 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人类学发展的历史及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教学目的与重点 学科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的一般方法。旨在深化同学对文化与社会的理解。 课程负责人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为主 □实验/实践为主 □专题讨论为主 □案例教学为主 □自学为主 □其它 √中文 □ 中文+英文(英文授课>50%) 授课语言 □英文 □其他外语 学分学时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教材及主要参考教材 书 主要参考书 先修要求、适用院系及专业 中文 外文 学分 考试 总学时 张小军 □文化素质课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40610283 中文名称 开课单位 文化人类学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二、课程内容简介(200-400字,双语教学课程须同时提供中英文内容简介)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发展为主题。首先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发展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其次从人类物质文化开始,循序进入广义的文化人类学的内容: 文化与生态的关系、“人”的文化的四个纬度(语言、身体、性别和人格);第四部分介绍文化与制度的关系,具体从家庭制度、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个面向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则深入到心智的文化,分别介绍人类的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教育。最后从时空的角度分别介绍日常文化、大众文化及文化的全球化,希望通过梳理这一脉络深化对我们现实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列多级标题,如设有实验,还须注明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文化的理解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人类学 1、 人类之学(人类学史) 2、 文化人类学(应用人类学) 3、 民族志(民族志)——田野志(现象人类学) 第二章、 什么是文化 1、 文化与自然 2、 文化的定义 3、 波粒二象:文化与社会 4、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流派 二、生态与文化 第三章、能量与文化 1、 能量的文化 2、 文化的能量变迁 3、 文化生态学 第四章、人工器物的文化 1、早期的器物文化:考古人类学 2、科学:人工器物的创造发明 3、器物的文化与社会化 第五章:群性与文化 三、“人”的文化 第六章、语言 1、 什么是语言? 2、 语言和思维 3、 语言人类学 4、 语言的社会应用 第七章、身体 1、 身体的文化 2、 象征的身体 3、 社会和政治的身体 4、 医学人类学 第八章、性别(性别研究) 1、 性别的文化 2、 性别的文化建构 3、 从妇女人类学到女性人类学 1、人类群性和文化 2、群体与种群 3、族群与认同 4、阶层与阶级 第九章、人格 1、 人格的自然和文化 2、 国民性和民族性 3、 心理人类学 四、文化与制度 第十章、家庭、婚姻和亲属制度 1、 亲属制度 2、 婚姻 3、 家庭 第十一章、政治与权力政治文化 1、 国家与社会 2、 政治人类学 第十二章、经济 1、 经济文化 2、 经济的文化 3、 经济人类学 五、心智的文化 第十三章、宗教 1、 宗教 2、 宗教的文化 3、 宗教人类学 第十四章、艺术和文学 1、临界与生命 2、艺术的人类学 3、文学的人类学 第十五章、科学和教育 1、 知识的文化 2、 科学人类学 3、 教育人类学 六、生活的文化时空 第十六章、日常文化 1、 城市人类学 2、乡村研究 2、 狩猎和采集、从农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生活形态 第十七章: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传播论)的文化批评 2、大众消费文化 3、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 第十八章、文化全球化 1、地球村(历史人类学) 2、文化全球化反省 3、世界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607d68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