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的散曲在中唐之后便露 端倪 元曲足可以与唐诗宋词并立 “元曲中的散曲在中唐之后便露端倪,元曲足可以与唐诗宋词并立”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宋词是达到了很高的高度的。但是南宋灭亡以后,宋词也就没落了。元朝的文人骚客没有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宋词,而是另辟蹊径开创了元曲。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情形的出现,难道是因为元朝文人的文学底蕴不如宋朝,还是元朝文人没有深入掌握填词的规律或者是其他原因所致?就艺术性和文学性来说元曲和宋词进行比较那个的高度要高一些? 这是个“说来话长”的题目。 首先,“元曲”,是“中国元代杂剧、南戏、散曲的通称”,题主说的,很可能只是“散曲”。若如此,便不可对“元曲”一概而论。 其次,清赵翼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先秦有《诗》有楚辞,然后是汉赋,魏晋是骈文,唐宋有诗词有散文,然后有元曲,时代递进,体裁翻新,各领风骚,很难以“后不如前”概括之。 再次,“元曲”,如果确仅指“散曲”的话,也不是突兀地产生于“元”,而是中唐之后便露“端倪”。随着唐宋“白话古文”的兴起,“散曲”的产生,既是文学文本表达上的“革新”,也是文学平民化的体现。 学界大多将“元曲”中的戏剧,分为“北方杂剧”和“南戏”两类,其基本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唯杂剧一般一本四折,一折一个宫调,不相重复,分末、旦、净三类角色,全剧只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南戏则由若干“出”组成,数目不定,曲词宫调亦无规定,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均可歌唱,还可对唱、合唱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d762b9e06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