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被称为“沙漠勇士”的原因 骆驼刺(学名:Alhagi sparsifolia Shap.)属豆科、落叶草本,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余天,结荚果,总状花序,根系一般长达20米。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故叫骆驼剌,是草本植物,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 骆驼刺生命很顽强,被称为“沙漠勇士”。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骆驼刺尽量使地面部分长得矮小,同时将宠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根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骆驼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店铺知识扩展: 食用价值 骆驼刺在六七月间是蜜源植物,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骆驼刺在大风时,针刺扎破叶片,伤口处必分泌出糖汁,经风吹日晒,糖汁缩成小块,可吃,民间叫它“刺糖”,煮水可治痢疾,吐泻病。这“刺糖”在唐代唐玄宗时为贡品称刺蜜,色如琥珀,诱人。是作糖的食品,吃了甘如糖味。当时它随了丝绸之路远销中原各地,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云:“桂林葡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诗中指明葡萄初春吐蔓时,骆驼刺的刺蜜尚未结成颗粒,自然不可餐。 生态价值 骆驼刺是骆驼在沙漠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补充物。骆驼刺的存在与生长对于维护生长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重要的生态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1f569c66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