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骆驼民俗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蒙古族的骆驼民俗 作者:孟和套格套 蔡彤华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孟和套格套1,蔡彤华2 (1.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2.阿拉善博物馆,内蒙古 巴彦浩特 750306) 摘 要:繁衍生息在蒙古高原上的骆驼是蒙古族在早期的游牧生活中驯服饲养的“五畜”之一。在“五畜”当中骆驼以耐寒、耐渴、耐饥、耐劳著称,并被蒙古人誉为“沙漠之舟”。蒙古人驯服饲养驼的历史悠久,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有关骆驼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游牧文明的衰减,各种与蒙古人有关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异化或者直接消失。尊重文化与历史的人们尝试着将这种民族的民俗作为文化遗产保留给后代子孙。本文中蒙古族的有关骆驼的民俗也是我们所要保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对象之一。 关键词:骆驼;民俗;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3-0035-02 一 骆驼与马、牛、绵羊、山羊一道被蒙古人称之为“五畜”。“五畜”当中骆驼以耐寒、耐渴、耐饥、耐劳著称。它可以承载人类及人类的所需物品横穿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也因此得“沙漠之舟”的美称。元人刘秉忠的《驼车行》中以“驼顶丁当响巨铃,万车轧轧一齐鸣。当年不离沙陀地,辗断金原鼓笛声。”来描绘骆驼对蒙古人生产生活的贡献。蒙古人在畜牧生产中利用骆驼解决物资运输、肉食皮毛、乳汁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以外,在长期的与骆驼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创造了“驼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我国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此,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关注过“驼文化”及骆驼产业。例如从畜牧生产角度的有《养驼学》、《骆驼的饲养与疾病治疗》[1]、《阿拉善双峰驼》、《骆驼的饲养管理》[2];从民俗文化角度有《天籁生灵——骆驼》[3],还有百科全书《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中有关骆驼的词条记录。 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们认为骆驼起源于北美软蹄类动物,逐渐形成今天的亚洲“双峰驼”、非洲和中东的“单峰驼”、南美洲的“羊驼”等品种。骆驼的驯化比其它家畜稍晚,大约在公元前3000—4000年前[4]。双峰驼曾经分布广泛,但是现在只剩余约200多万,主要为家畜。目前世界各地仅有1000多只野生双峰驼升息在戈壁滩,还有少量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国境内。 阴山岩画中就有很多表现饲养骆驼场景的。目前新疆、青海、内蒙古阿拉善等地以及蒙古国阿尔泰山一带仍有数量不多的野生骆驼。这些足以等证明蒙古高原是野生双峰驼驯服饲养成家畜的发源地。双峰驼分为阿拉善、苏尼特、新疆、阿斯特汗4个品种。 二 蒙古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骆驼起了固定不变的名称,一岁为bootoh;二岁为toroom;三岁雄驼为goonan tailaah,三岁雌驼为gonjinn tailaah;四岁公驼为tuunen tailaah ,四岁母驼为nunjin yinge;五岁公驼为aada,五岁母驼为yinge;种驼为boora。蒙古人把3—5岁的骆驼看做年轻驼,6—16岁为成年驼,16岁以上为老驼。在五畜中骆驼的寿命为最长,公驼平均年龄25—30岁,母驼为20—25岁。另外蒙古人也会按各自不同部族的习惯为有些骆驼的突出特征给以命名,当然这都是为生产生活的方便对骆驼进行分辨,主要从颜色、体型、品种、性格等方面进行辨别。例如黄驼 shiar aada、垂峰驼moohor buuhut、阿拉善驼alshann temee、疯驼galjoo boora、驮运驼aqiyan temee等。 对于戈壁蒙古人的生产生活而言,骆驼发挥着重要作用。生产中的乘骑、驮运之外,它的绒毛、奶、肉、皮给牧民生计生活带来诸多利润。剪驼毛要跟随节气变化进行。剪驼鬃从春节开始惊蛰结束,3月开始剪腿、颈、头顶毛,毛绒一般从3月开始到6月完全脱掉。以阿拉善骆驼为例,种驼的毛容量为平均7.2公斤,母驼为4.1公斤。骆驼三年产羔一次,每次可挤奶14—16个月。驼奶营养值价高,用驼奶可生产出很多种奶制品,有酸奶、酸奶干、奶酒、奶茶等。蒙古人在漫长的劳动经验中发现驼奶可治病,对解蛇毒和静脉曲张有特殊疗效。驼肉和驼皮都是蒙古人生活的必须品,驼肉是饲养骆驼地区牧民们的冬季食用的主要肉食来源之一。驼皮来制作生活用具。内蒙古博物院和阿拉善博物馆馆藏中就有驼绒和驼皮制作的许多生产生活用品,例如有驼绒绳、驼皮箱、驼皮盛奶用具。现在市场上的驼绒棉被、驼绒衫、驼绒毛的毛裤、毛袜都是都市生活中受欢迎的好商品。此外,骆驼的驮运能力很强,驮250—300公斤物资每天能走30—35公里[5],是牧民们生产生活的好帮手。 蒙古人在骆驼的放牧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久而久之便形成制度化的、具有完整体系牧驼习俗。牧驼在时间上可分为冬春和夏秋,冬春以避严寒、风雪的盆地为主,种驼和母驼需从驼群分开来放。夏秋一般放牧于丘陵地带,不圈牧。冬春季节选直径1.5公分长20公分的红柳,一头削成尖后制作两头固定扣,选日对2—3岁的骆驼穿鼻孔。训驼分几个部分进行,一岁时驯缆拴,二岁驯跪、驮、乘骑,结扎骆驼一般在五岁时选三九天进行。蒙古人生活中积累了很多捕捉、保定骆驼方法,拴前蹄峰后提绳倒驼法、拴后双蹄脖上提绳倒法、站立保定法、伏卧前肢保定法、伏卧后肢保定法、侧卧保定法等等。牧民们非常熟悉骆驼留下的脚掌印,以掌印来区分驼群各自的走向,还命名驼群。在生产生活中,蒙古人为有效利用骆驼发明了很多用具,他们都是很好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驼鼻弓、驮用鞍具、挽用鞍具、乘用鞍具、疗驼用具、驼车等数不胜数。 三 自古以来蒙古人就在那达慕、婚礼、祭敖包、庙会等活动上举行赛驼,1982年驼赛正式被批准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赛驼跟赛马在季节不一样,必须选择冬季举行。比赛前以一个月、半个月、一周为单元进行预练,驼赛与其他赛事一样也是骆驼主人之间体能和智慧的比拼。蒙古象棋中“骆驼”的进攻性比较强,驼棋走法也源于骆驼生存的本性,即斜线进攻。在《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中我们可看到关于骆驼进攻的14种方式[6]。 蒙古族民间传说和故事中有关骆驼体裁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骆驼包含十二属相形体特点的故事”在蒙古族中老少皆知,它有鼠耳、牛蹄、虎胸、兔唇、龙颈、蛇眼、马鬃、羊鼻、猴脸、鸡冠、狗腿、猪尾。另外在蒙古民间有针对孩子的智慧谜语“三驼行”,意指音译的“xxxxxxx”;谚语“驼行归驼行,狗叫归狗叫”;民歌有《戈壁》、《桌红驼》、《孤白驼羔》,祈福驼群的《祝驼歌》、《祝驼颂》、《祈奶歌》等。 蒙古人的民俗文化也是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早期崇拜天、地、日、月、火、雷、雨、山、石等自然事物,其中蒙古人家所遗留下来带有各种纹样的烙印(牲畜用)就记录着这种文化的变迁轨迹。蒙古人的烙印文化多体现它的图腾即“信仰符号”上。受部族壮大分牧而增加的“传承符号”,受社会分层影响的有“层次符号”,受外来西域、藏、满、汉等文化影响的有“偶像符号”。在气候凉爽的春天或秋天,蒙古人对二三岁的骆驼进行印烙和耳标的工作。印烙部位在左颊、左臀部、左腿部。在《蒙古族传统烙印文化》[7]和《天籁生灵——骆驼》中收集了很多骆驼印烙符号。印烙文化的特殊性也表现在蒙古人禁忌习俗中。蒙古人婚礼、部族之间、与他国的来往中崇尚的“九白之礼”,由一峰白驼与八匹白马组成。 人类活动的急剧膨胀带来的自然生态以及社会的变化,给骆驼的繁衍生息的造成很大影响。2001年,仅以阿拉善盟为例,骆驼的数量就从1982年的25万多峰逐渐下降到6.2万峰。骆驼文化的主体应该是牧畜骆驼的人们,现在,问题的严重性在于骆驼不存在了,这就意味着骆驼文化的主体也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骆驼文化作为蒙古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整理与骆驼相关的民俗文化必将对挽救这一文化发挥一定的作用。为了使这种文化存续下去,各地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养驼业发展的政策。例如,阿拉善盟从2002年起对养驼业实行免税政策,并帮助解决牧场,推动这些企业走品质化、专业化、规模化养殖道路。建立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北部戈壁、马鬃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四个保护区。除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西苏旗等地方政府也出台保护骆驼的政策。此外,民间也有自发的爱护骆驼的运动。如阿拉善土尔扈特牧民敖云其木格的“骆驼文化那达慕”、新左旗嵯岗镇白音乌拉嘎查牧民敖登图雅、毕希勒图夫妇的“迎奥运骆驼文化节”,均是以骆驼为主题的“爱驼运动”。在这些活动中,除了赛驼、博克等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外,还要打驼毛线、搓毛绳、削鼻棍等丰富的骆驼文化项目。 总之,蒙古族的骆驼民俗文化在生态、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其变迁是以产业化与文化衰退化交错进行的。目前内蒙古有关骆驼的保护奉行的是理性行政保护干预和民众自发保护相结合的政策。这种政策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还不足以扭转骆驼文化不断消退的趋势,因而需要出台更积极的保护政策。 参考文献: 〔1〕那日苏.骆驼的饲养与疾病治疗(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2〕仁钦道尔吉.骆驼的饲养管理(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3〕(蒙古)占布拉道尔吉.天籁生灵—骆驼(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4〕宁夏农学院大,内蒙古农牧学院.养驼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10. 〔5〕敖日布,仲乃.阿拉善双峰驼(蒙文).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4—107. 〔6〕布林特古斯.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蒙文).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75—1483. 〔7〕达·查干.蒙古族传统烙印文化(蒙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王文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16006cd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