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论孔孟荀的观点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文化 ——论孔孟荀的观点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项优良传统。在新世纪要完善与发展该学科必须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作为中国传统官方显学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政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大儒,其思政思想对我们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此三者组成一有机的整体,共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目标服务。先秦时期正是中国社会转型之时,战争频繁。孔孟荀三人正是处于这种动乱之世,他们希望社会能安定有序。做为儒家思想奠基人的孔子继承西周时“以德辅天”思想,在政治观上倡“周礼”、崇“德制”。然社会已不可能重回到周朝之一统状态。孔子转而从“人性”中去寻找答案,提出“仁”的思想,这里的“仁”具有“孝悌”、“个人行为准则”与“心理品质”三方面的含义,这样就把政治上的“礼”落实到个人“仁”的品质上,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行“忠恕”之道,反对以战争与刑罚来统治天下。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仁”的思想,其思政教育体系建立在“人性善”基础上,因为人皆有“仁义理智”四心,所以人都有向“善”的可能,由此在政治上他认为行“仁政”者当无敌于天下。然而在现实中,真正具有“仁”的品质的人太少,争斗太多,孟子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大多数没有存住“四心”,只有少数圣人达到此要求,因此孟子思想中更多地强调人们要矢志不渝的去求“放心”,从而提出具有神秘色彩的“养浩然之气”的道德品质修炼方法。而处于战国末期的荀子,为了适应天下将趋于一统的形式,他更多地发挥了孔子思想中的“礼”。他认为“礼”就是“法之大分”,它具有“法”的特点。综观春秋战国500多年的争斗,他觉得根源在于“人性恶”,人皆有贪欲,要想使天下安宁,必须要有外在的强制约束。这种约束就是“礼”。在个人品质要求上,他希望人人能具有君子般的品质,这里的君子品质更多表现为好学,向“先王”学习,这实质上就是强调“仁”的品质。就这样,孔孟荀三人思政教育体系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他们都以“人性”之辩入手,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科学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面对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和泱泱古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感受着现当代社会文化融合带给我们的芬芳。源远的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激扬爱国之志,陶冶精神情操。在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弘扬其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树立严谨的人文科学态度,进而使先进的文化传统得到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以及社会价值 儒家思想的传承,除去糟粕外,仍有许多精华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应该给予肯定。我认为儒家思想在关于人的问题上表现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而精辟的论述,这些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人生价值观包含着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观点,包含着怎样做人,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的看法。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怎样做人,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以及怎样对待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三组基本关系。这三组关系是: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正是通过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而实现的。 1、关于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一个人格塑造的问题,人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人品。什么是具有崇高人格的人,怎样才能达到和保持崇高的人格?这是古代思想家所热心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人应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是肯定人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所谓大丈夫的崇高人格,就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动摇。庄子也提倡崇高人格,他说:“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认为至人具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独立精神和自主精神。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孔子的“杀身成仁”和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儒家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典型表述,这些论述对后世深远影响。不难看出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侍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是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价值。 2、关于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关于人伦与群己的关系问题。古代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详细的论述。苟子论述人类合群的必要性时提出“群道”的概念,他认为,人所以能群,在于有职分与道义;合群是人类能够战胜万物的保证。苟子重视合群之道,强调对待他人的方法要得当,这就为妥善对待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休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的依据。儒家思想的仁、礼、和、义、信,就是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其含义是“爱人”“泛爱众”。应有的礼节、礼貌还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则。儒家以“和”为价值的中心原则,“以他平他谓之和”,“和”是不同事物相互联系、会聚而得其平衡,也就是多样性的统一。此外“义”的基本意义是公正,公正是对待他人应有的规范。“信”则是诚实、信用、守信。认为朋友之间应当遵守信用。信用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任何时代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3、关于个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一定人们组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汇合而成的统一体。国家既指政权,也指该政权治理范围内的国土和人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以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和捍卫中华文化为基本内容的爱国主义传统,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崇高价值。中国古代还提倡“忠”,忠的原则是对别人尽心尽责。到了汉代以后转义为对国君尽忠,强调对君主的绝对服从,以维护君主专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废除了君主,尽管对儒家思想的“忠”我们曾一度存在偏见,但是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大力提倡的“忠”,是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忠,是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国民的崇高职责。 4、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是入类社会必须首先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历来中国哲学探讨的一个根本问题。孟子最早提出“知性则知天”的天人统一思想,认为人性是天赋的,天与性相通,知性也就能知天。“天人之分”说,主要有苟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说法,含有征服自然的思想。再就是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说,认为天与人各有特殊的功能,自然界的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是不同的。应当指出,“天人合一”说,是侧重于宣扬天人的统一,但并不排斥天人的区别,而承认区别正是强调统一的前提。此外,在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儒家思想还有“因任自然说”,即自然界是和谐美好的,应当排斥一切人为,以免破坏自然状态。“控制自然说”,即主张治理自然,利用万物以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相互协调说”,即要重视自然变化及其规律的客观性,掌握自然规律,又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获得完满的成就。这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相辅相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3686684b35eefdc9d3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