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张凤琴散文作序

时间:2022-03-19 20:27: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693

"倒淌"必然是顺流

--品读张凤琴女士散文集《倒淌河》 谷培生

张凤琴把她的散文集电子版发给我,请我作序。其实,就我的身份地位、才华名望而言,都不可以作序,然盛情难却,只好勉为其难。好在序言无定法,我可旁顾而言他。

我是三年前认识张凤琴女士的。那时,我在《三秦都市报·陕北特刊》任主编,去延长石油集团管道公司宣传科联系宣传事宜,认识了在该科工作的张女士。乍看张凤琴,像江南烟雨中撑一把雨伞走在雨巷的飘逸女子,小巧玲珑,白净端庄。凭谁看,她竟是黄土地生来黄土地里长的陕北女子(陕北婆姨)。君看她《儿时的夏天》 文如其人(不包括"砖家"的时政文)。读张凤琴的《倒淌河》,品味出一个才女的情愫、精神、思想。凭我看,她内心世界有一股独步沙漠的侠女气魄、扶危济困的侠客情怀。君可见《美女指点江山》

张凤琴的散文有思想。她在《当年,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中说:"别人都说刘邦会用人。对于刘邦打天下时用人的才能和智慧是令我佩服的。但对刘邦打下江山后对功臣们的不公是令我不解的。"

张凤琴的散文有哲理。"真正的英雄不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名分,它是一种情怀,英雄可以成,亦可以败。但是他的情怀中且悲且壮,有对历史与生活这样一种沉静的投入与反省,就已足也" 张凤琴《读<海魂>之感》 张凤琴的散文有深度。"这就是我们的体制,为了事业,为了仕途,爱情是用来牺牲的。希腊人为了一个女人海伦,发动一场战争;而我们为了避免战争,把一个女人王昭君送给匈奴。"(张凤琴《向爱情致敬》 张凤琴的散文有品味。《游访黄帝陵》的虔诚,《想见贾平凹》的幽默,《小可的家务事》的务实,值得称道。

张凤琴把她的散文集定名为《倒淌河》,分为"有感""游记""生活""家庭""石油"五个部分,前两部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得,后三部分是生活、工作所感。由此可见其思维之缜密,用心之良苦。

品读张凤琴女士的散文,我最先联想起的是陕北的河。 女人是水,女人是河。陕北的女人,就像陕北的河。

黄河,决昆仑,越贺兰,绕阴山,劈出秦晋大峡谷,硬生生在华夏大地绘制出一个硕大""--""湾内,就是美丽的陕北!

陕北除黄河外,有无定河、延河、洛河三条较大的河,均发源于白于山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写出了陕北人的艰难困苦。延河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蜚声中外。"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贺敬之的《回延安》,反映出陕北人的热情好客。洛河(北洛河)有个凄楚的传说:高傲的黄河河神要洛河归顺,洛河河神不愿依附,于是两神结冤。倔强的洛河河神发誓不入黄河,她从陕北一路向南,最终进入渭河。这传说描绘出陕北人的倔犟直强。

--黄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演绎出陕北人的豪爽大气、吃苦耐劳、热情大方、自信自强、包容善良。

品味张凤琴女士的散文,我当然会联想起陕北的黄土高原。 陕北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绳结之地"从商周时代起,鬼方、猃狁、北狄、匈奴、林胡、稽胡、卢水胡、鲜卑、氐、突厥、党项、羌、女真、蒙古、满等民族先后以战胜者的雄姿,


走过这块热土,演绎了一幕幕历史壮剧。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陕北话源渊流长,内涵丰富。我认为'碰头打圪结'就是上古结绳时期流传下来的口语:在绳子上结疙瘩记数,大的打个大疙瘩,小的打个小疙瘩,多半个则在绳头上打个疙瘩。陕北人只凭口语就完整地保留了上古结绳时期的语言,足以使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惊叹!'尔格'(现在)这个卷舌音词,我虽然不知道是汉匈奴流下的,还是铁弗匈奴赫连氏在陕北建都时传下的,仰或是隋炀帝将西突厥处罗可汗安置在陕北时候流传下的,但我敢肯定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词语。"(谷培生《崇拜 山水·诱人醉人的陕北话》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黄土地人,"黄土里哭来黄土里笑",孕育出陕北人的豁达、厚重。 品味张凤琴女士的散文,我必然要联想到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尽显比赋兴手法,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入骨三分。我在1996年夏写过一篇散文《黄土地上的爱情》,其中有一段这样说:"黄土地上的爱情,思念是真诚的、纯洁的、刻骨的,'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哪个软,拿起哪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想你想你实想你,三天没吃一颗米',感情激越,动人心魄,能与宋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媲美。思妇的缠绵,更是凄楚哀怨,如泣如诉,'一夜纳了两疙瘩鞋,熬油点灯你不来。听见你的鞋底响,一舌头舔破两块窗''前半夜想你吹不熄灯,后半夜想你翻不转身,想你想得到天明',这和元曲'锈被不禁昨夜凉'相比,俚俗生动,新鲜皆趣。陕北民歌《进兰房》的歌词,愈俚愈真,'听樵楼更鼓声忙,对菱花懒得梳妆,难度惆怅,青丝缭乱,绕在奴家眉梢上,思念情郎''三天没见哥哥的面,大路上行人都问遍。三天没见哥哥的面,硷畔上画着你眉眼',牵肠挂肚,伤愁欲绝。'去时三月春天,到如今雪飘风寒,不见回还,千里关山,好似风筝断线,何时能团圆?'尽得元曲三味。'白天想你圪塄塄上站,半夜想你灯花花上看;远远见了你不敢吼,扬了把黄土风刮走 ''想哥哥容易见哥哥难,满头的头发全脱完。心里头梦你口里头念,睡梦地里见你在眼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早起我想到大黑',朴实、直白、深刻,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至于'什么人留下人想人',则与唐诗'一寸相思一寸灰'异曲同工,由思到怨,问天问地,怨天怨地,入骨三分。" --信天游荡的《信天游》,仅凭这"信天游"三字,足以体现陕北人的潇洒、浪漫。 品味张凤琴的散文,我肯定能联想起"陕北婆姨"这个品牌。

张凤琴是绥德人。陕北文化,以绥(绥德)米脂最有代表性。"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使陕北婆姨成为蜚声中外的品牌。2000年夏写过一篇散文《浅读米脂》这样诠释陕北婆姨:陕北婆姨美,美在健康自然。丰满美,苗条亦美;高者条顺,矮者精巧;白不著粉,赤不施朱,美得恰到好处。陕北婆姨好,好在自尊自强。她们能吃千般苦,挑起万重山。她们绝无依附性,穷当益坚,不附权贵。--共和国建国之日,在殖民地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就是米脂婆姨!

--陕北婆姨,陕北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元素,一张名片。 《倒淌河》蕴含了陕北河、陕北黄土地、陕北民歌、陕北婆姨的诸多元素,值得品读。 河水向西流,那是因势利导,因为"水往低处流"其所以说它""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把河水定性为向东才是""因此说,""有倒的道理,""有倒的好处,""有倒的风采。唐朝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说,倒淌河不倒淌,"倒淌"必然是顺流。

《倒淌河》付梓面世,可喜可贺。故为序,是为序。

2014529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8fdef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