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长沙市金海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课时 设计:陈露锋 课型:新授课 审核:韩庆 课时:1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题《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生字新词;了解诗人及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体味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品味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鉴赏法、延伸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 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辅备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 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 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 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 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 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2分钟 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 …… 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 选择,也就是“路”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 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深刻的意蕴,它正 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 考的。让我们一起进入《未选择的路》。 二、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1、 字词释义: 幽寂:幽静、清净。 延绵:延续不断。 荒草萋萋:荒凉的地方草茂盛的样子。 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立。 涉足(shè):进入某一环境、境界或范围之中。 尴尬:(1)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2)<神色、态度>不自然 2、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也被称为“交替性5分钟 的诗人”。代表作《波士顿以北》、《山间》、《 西 流的小溪 》。 3、熟读诗歌(指明同学读或小组读,其他同学 评价。提醒: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可编辑 精品 读准字 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4、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每小组展示时,都先齐读一遍) 1、 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用一个词) 伫立——决定——惆怅——叹息 2、 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1)平时走的路 (2)人生之路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象征 4、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 一条”, 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 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其实未选择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念,悔意也由此而生,忧郁也由此而起。这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5、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物,借甲物暗示乙物,但甲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统摄全篇;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只在个别语句中起作用。 6、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成功体验、巩固提升 1、自由朗读,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①我从_________(词语或句子)中读出了 诗人选择时的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诗人当时的心理) 2、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未选择的路》有什么不同? 五、过关检测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背诵诗歌 30分钟 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让学生用心聆听,用心体会,写好听课笔记 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5分钟 板书 可编辑 精品 教学反思 . . 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95605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