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研究生复试公共管理学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可概括为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含着“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的:含义。 3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4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5公共治理: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 6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7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与政治不同“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 8 公共选择理论: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前提,依据自由的市场交换能使双方获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论学派. 9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10.公共治理理论:关于不要求政府整天疲于应付,而希望政府有自知之明,做自己应做和能做的事;不强求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而重视网络社会各种组织之间的平等对话的系统合作关系的一系列理论。 11.新公共服务理论: 公共管理者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12.公共组织:从广义而言,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从狭义上来看,乃是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13.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14.事业单位: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15.科层制: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16 公共领导:指社会公共组织协调统一地在公共领域,为实现社会共享性利益的有效维护、合理享用和可持续增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产品,并且为此进行战略、规范的确定,及相应的资源配置和调控的领导活动。 17 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18.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指公共部门为实现其组织目标,通过一定的管理机构及相关的法规、制度、方法,对其人员进行规划、选拔任用、培训、考核等管理活动的总和。 19.绩效评估:是指考评者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 20 公共预算: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 21 公共预算管理: 分项排列预算模式 规划—计划—预算模式 目标管理预算模式 零基预算模式 绩效预算模式几种基本模式。 22 公共预算编制: 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是预算法必须规范的主要内容。 23 预算执行:指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把预算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具体实施步骤。预算执行工作是实现预算收支任务的关键步骤,也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24 政府决策: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力和职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而作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 25 绩效预算: 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并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所需费用来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26 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27 A-130公告: 28 公共危机:即公共性公关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29 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30 社会化手段: 31 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32 公共责任: 伴随公共管理的发展,对行政责任的扩充。进一步,公共责任可以划分为法律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职业责任和道德责任。 33 公共管理法律途径: 34 分权制衡理论: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主张把政府的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个要素,而权力活动又应当普遍地、严格地遵守制定得完好的法律。 35 SWOT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和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地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逃避威胁的一种方法。 36 公共伦理:亦称公共管理伦理、行政伦理。 研究公共伦理的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应用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公共领域处理公共事务的道德规律的科学。从理论上讲,它是行政哲学和管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上讲,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管理文明的重要内容。 37 社会契约理论: 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9bf308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