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视野下的社会救助 一、 背景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城市中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 传统 的粗放型救助与精准性需求的矛盾日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 随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 一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解 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新型社会救助。 二、 特点 城市新贫困人口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现实需要体现出 不同的特性,社会救助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 针对当前贫困群 体新特点,社会救助从传统的物质温饱型救助转向社会发展型精 准救助。精准救助的含义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工介 入、督导培训及第三方评估的一体化救助体系。 占: 八、、•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救助平台。 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 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工介入的救助框架上,并通过 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确定救助对象。其次, 社会组织参与的精准救助机制。由社会组织通过投标方式参与社 会救助,通过上门调研摸清贫困家庭的现状, 进行科学分类评估 主要包括以下特 并分析贫困原因,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再次,社工介入,把脉 救助对象问题。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贫困的自身原因、 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方案。从接案开始, 全面地帮助救助对象。 在明确规定的社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社 工依法处理 ; 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 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 同时, 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 进行追踪调查。 针对社会救助机制不协调、 体制不畅通、 社工专业能力弱等 问题,督导培训并提升社工专业能力。 通过督导协调配置社会资 源,优化社工配置,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最 后,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救助公平高效。从社工救助项目的设 计、调研、方案进程、实施效果、项目财务的合规性、合理性等 全方位介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率、财务情况、组织 管理、综合效能五大方面进行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救助模 式。 三、问题 社会救助当前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救助机制不够长 效、承接机制不够科学、 转接机制不够精确、 救助机制不够系统、 退出机制还未确立等难题。 如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 目前社会转 型在继续, 救助对象在变化, 用不变的评价救助标准评价变化的 救助对象不够精确。同时,救助的资金有限,如何能用有限的救 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障救助的长效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救助的精准性也不够高, 救助对象需求的复杂性与现有调查方法 的局限性还存在矛盾。 社会组织的不成熟以及社工的专业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致承接救助工作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社工志愿者和居委会 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社工、社会组织不能承接的社会救助,应该 由更专业的机构、 企业和更专业的组织转接。 社会救助是项系统 工程, 单靠政府的民政部门、 以及社会组织还不足以完成社会救 助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大民政、大救助的系统救助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a89033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