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孙琰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第3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总部经济越来越成为中心区域与大型公司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经济形态,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本文从青岛西海岸新区总部经济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和短板,进而提出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岛西海岸新区;总部经济;产业集聚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新区共有总部企业48家,占青岛市的13 .6%(青岛市总部企业共计354家),2016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5.5亿元。其中,服务业类总部企业12家,涉及信息服务、批发零售、物流、住宿、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房地产等8个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营业利润19.3亿元,税收总额7.8亿元;制造业总部企业3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3亿元,营业利润83.3亿元,税收总额138.1亿元;建筑业企业总部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亿元,营业利润1.4亿元,税收总额1.2亿元。 一是城市发展战略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空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自2014年新区获批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四区一基地”发展定位使新区担负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新增长的重任,不断提升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快的现代服务业和半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西海岸新区吸引企业总部和区域性生产基地的入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是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吸引企业总部创造了条件。西海岸新区拥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亿吨的国际深水大港、两个我国一类开放口岸,通达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百多个港口。前湾港和董家口这两大天然良港,位于环渤海和长三角紧密联系的中间地带,是沿黄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新亚欧大陆桥东部重要节点,是沈海、青兰高速国家东西、南北大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高铁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伴随新区至丝路大通道连接线、至京沪二线连接线等重大交通工程的规划部署,连接陆海、贯通南北的战略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区位和交通条件新区距青岛流亭机场、胶东国际机场(在建)仅半小时车程,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的建成通车,以及全面推进的铁路建设、城市快速路网建设、轨道交通建设,使青岛西海岸新区形成了面向全国、沟通世界的快捷商务通道,为吸引更多知名总部企业落户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是产业发展基础好,经济发展优势突出。新区航运物流、船舶海工、家电电子、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和较为完备的发展链条,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区,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基础。目前,新区拥有6个国家级园区、4个省级园区,世界500强企业在新区投资项目达到193个;“616”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完善,家电、船舶海工、汽车及零部件、橡胶四大产业集群的产值均占全青岛市的“半壁江山”。家电电子产业基地,成为全青岛市首个千亿级产业集聚区,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1亿元,位居国家级新区第三位,超过省内6个地级市,在省内137个县市区排名第一位。集聚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520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11家,拥有各类人才42万人,约占青岛市的1/4,复旦大学、中科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1所知名高校落户;新区拥有银证保和地方金融组织167家,其中银行机构54家,上市公司11家,2016年新增存款余额191.2亿元贷款余额246.8亿元,为总部经济落户新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新区总部经济存在的挑战如下。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各国市场和资源、人才和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世界经济以及贸易发展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内的大企业投资与布局发展将更为谨慎,更重视资金和风险管理,这些因素对吸引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跨国公司的落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青岛西海岸新区总部企业以区域性总部企业为主,全国性总部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较少,在培育本土的优势企业总部和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地区总部上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的中心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尤其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尚待进一步提升,楼宇商务设施与服务配套的条件尚待完善,总部企业聚集效应待进一步加强。国内产业龙头型总部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数量不多,本土总部企业的整体优势还有待提升。 一是加强青岛西海岸新区总部经济的发展规划。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好总部经济的规划布局,发展总部经济、规划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一方面要与青岛市的主城区错位融合发展,主动承接青岛主城区总部企业的外溢;另一方面在新区的内部形成发展重点和发展合力,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分散,进而将区内优势资源集中,打造吸引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和跨国公司落户的一流环境,从而实现总部经济的聚集发展。 二是加强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区载体的建设。中央商务区是金融机构、贸易机构、服务机构和文化机构以及大量酒店、公寓、商务写字楼等配套设施的集中地,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便于商务活动的场所,以及完善便捷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是发展好总部经济的空间载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对外开放平台、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打造符合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总部中央商务区,并依托企业总部发展科研、信息、金融和保险商务展会等配套的产业。 三是合理选择建设方式。在如何选择承载总部经济的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方式上,国内一般采取两种途径:一是对城市原有的商业街区加以扩建和改造;二是择地新建。这两种方式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加以确定。中央商务区建设在择地新建的基础上,可考虑依托现有已成型的经济区块,如现有经济商圈核心区等。 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部门支持。从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北京、上海的中央商务区就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并被赋予了一些特殊优惠扶持政策。建议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一是要尽全力争取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向新区集聚布局;二是要抓住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重大机遇,吸引在京央企总部和区域性总部在我区落户;三是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争取中央的支持,吸引丝路沿线国家领事馆、办事处入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d6427dd6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