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汤圆的传说故事 在台湾高雄市左营区有一座很奇特的山,山脊的一边像是被人用刀子削过一样的平坦,所以大家就叫它半屏山。传说,八仙之一的汉钟离,为了在人间寻找一位品性良好的徒弟,于是降临到此。乔装为一位卖汤圆的小贩,利用到处兜售汤圆的机会去试验人性,以便在人群中找寻适当的徒弟。 汉钟离用他随身携带的扇子,对着一座山轻轻一挥,于是山的一侧就像被削过一样,而那些掉落下来的土石,就变成一颗颗的汤圆,汉钟离便将这些汤圆拿到街上去卖,并于招牌上写着“又大又好吃的汤圆!一粒一文钱、二粒两文钱、吃三粒不用钱!”。 来来往往的人潮,听到说吃三颗汤圆不用钱,二话不说的连吃三个汤圆,一连数天都是如此。有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开口向汉钟离买一颗汤圆,汉钟离反问他为什么不和其他人一样?这位年轻人回答说:“我知道,可是我觉的您从老远地方挑个重担来这里作生意,我们总不能老让您做亏本生意,所以我决定要用钱买汤圆。” 听完这番话后,汉钟离心想,我终于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徒弟了。最后带着他新收的徒弟离开了。 这个传说故事中年轻人的那句:“我们总不能老让您做亏本生意。”令我深有感触:为他人设想多一些,往往最后自己也深受福报,但是这份福报却是无求而自得的。 相传汉武帝时,他的身边有个聪明人,名叫东方朔,东方朔心地善良,常常为百姓解危救难,受人尊敬有年腊月,御花园的梅花怒放,清香四溢,东方朔带着雅兴前来赏梅,当他刚踏进御花园,便见东南角有一宫女要投井自尽,他慌忙上前劝阻,询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来此寻短见!”那个宫女回头见是东方朔,就跪下哭诉:“东方大人,奴婢叫元宵,是后宫的宫女,进宫多年,从未与亲人团聚过眼看新年又要过毕了,仍见不到亲人,忧心多日,不如绝此残生”东方朔听后,心中产生怜悯之情,想到:后宫数百宫女,长年不能与家人团聚,谁无父母之情?想到这,他安慰了元宵一番,并答应想法帮助她同家人团聚东方朔回到家中后,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于是,他不远千里,找到了元宵的家,向元宵的父母仔细地作了一番安排东方朔回到京城,就在长安街上摆摊卖卦人们都知道东方朔有学问,都来向他求卦问卜可是人们拿到的卦条上,写着同样的七个字——“正月十五火焚身”,大家看后,一个个心惊胆颤,急忙问东方朔,怎样才能够解难?东方朔沉思了一会儿,对大家说:“正月十三傍晚时分,火神将派‘红衣仙姑,下凡察访,城中父老若齐去跪求,也许灾祸能幸免”到了正月十三傍晚时分,果然来了一个骑驴的“红衣仙姑”,说是玉皇大帝要在天上观火,她是被派来放火的长安城中的父老听了,都跪下向“红衣仙姑”苦苦哀求,仙姑见大家态度虔诚,就扔下了一张纸条,骑着驴走了百姓拾起纸条,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灭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得知后,赶忙请东方朔前来商议东方朔说:“火神爱吃汤圆,可命人做些上等汤圆,正月十五供奉火神,以求宽恕;再命长安城内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灯、放焰火,以骗过玉皇大帝的眼目”汉武帝听罢,急命宫中做汤圆的能手元宵,赶快多做些汤圆又传谕京城官宦百姓扎制彩灯正月十五晚上,一切就绪汉武帝命宫女元宵提灯开道,命东方朔手捧汤圆敬奉火神元宵的父母在东方朔的吩咐下,就急忙跑上前去叫“元宵”,元宵一家终于在东方朔的妙计下团聚了事后,皇上自以为是元宵巧手做的汤圆及挂灯、焰火消除了灾难,就下旨将汤圆改为“元宵”,年年正月十五张灯结彩吃元宵,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做过太中大夫 传说有次元宵节,乾隆爷下江南,在村庄里迷路了,肚中又饥又渴,就向一户农家敲门寻些吃的。开门的是位老婆婆,她家里很穷,没啥食材,只有一些糯米粉和黑芝麻,就用糯米粉裹黑芝麻团成圆球,在汤里煮熟给乾隆爷吃。乾隆爷吃了大加赞赏,问这是啥好吃的呀?老婆婆看这东西在汤里团团圆圆的,就顺口说这是“汤圆”。第二年元宵节,乾隆爷在宫里想念汤圆的味道,就让御厨依样做出来。后来“汤圆”的做法从宫中流向民间,成了元宵节的一道著名小吃。这就是汤圆的起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ee0246d2a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