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70—2011年美国服务业利润率变化趋势的经验研究 作者:赵英杰 来源:《理论观察》2013年第09期 [摘 要]服务业利润率水平的变动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70-2011年以来,服务业利润率整体上缓慢上升,主导其上升的因素是可变资本比重,但通过不断扩大服务业就业人数获取发展的方式在2001年以后受到挑战,2001年以后,服务业利润率的维持和上升主要依赖剩余价值率的上升,2008年金融危机的酝酿阶段不存在服务业的投资过剩现象,危机后服务业乃至整体经济的恢复仍需主要依赖服务业剩余价值率的提升。 [关键词]服务业;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可变资本比重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40 — 02 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对于整个美国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相当多的文献中已经得到证明,但对于服务业利润率这样一个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问题的研究十分缺乏。 需要首先明确的是,在不同的研究文献中,服务业所对应的产业范围并不相同。在美国标准产业分类体系(SIC)中,“服务业”(Services Industry)共包含13个门类,在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中,将这13个门类重新划分为8个门类,同时增加了SIC体系中未包含的新的250个服务产业。本文所研究的服务业是在SIC和NAICS定义的服务业基础上去除部分服务产业形成的,具体的标准是:(1)选择主要采用雇佣劳动方式而不是以自我雇佣方式经营的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2)选择创造价值的行业而不是仅参与价值分配的服务业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美国服务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1970-2011年期间美国服务业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分析服务业利润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美国服务业发展与2008年金融危机的关系及危机后美国经济的恢复问题。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具体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计算分析了服务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第三部分对服务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解;第四部分是简短的结论。 一、服务业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变化趋势 二、服务业利润率影响因素的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以上利润率变化呈现出的特征,需要通过进一步观察利润率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成因。 通过分解,可以观察到利润率变化与可变资本比重变化和剩余价值率变化的量化关系如下: (1)1970-2011年整体上,可变资本比重整体上的变化超过了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可变资本比重的变化主导了利润率的变化。 (2)单独考察1970-2009的六个完整周期时,在第二(1975-1980年)、第四(1982-1991年)周期中,可变资本比重变化的绝对值明显高于剩余价值率变化的绝对值,可变资本比重的变化主导了利润率的变化,在另外四个周期中,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主导了利润率的变化,2009年以后,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主导了利润率的变化。 三、结论 1970-2011年,服务业利润率整体趋于上升,但上升幅度不明显,2011年较1970年上升14.3%,可变资本比重的上升主导服务业利润率的上升,显示服务业四十余年的发展主要依靠雇员人数的增加来完成,这样的发展模式在2001年以后出现不可持续的征兆。主要表现为2001年以后,可变资本比重的提升陷于停滞,剩余价值率的变化主导了2001-2011年服务业利润率的变化,但剩余价值率本身的变化也十分有限。 2001-2007年危机酝酿阶段,服务业利润率高于各年份NNFCB部门平均利润率,高于各年份有限定金融部门的利润率①。服务业部门利润率较金融部门利润率偏低导致实体经济(从增加值的角度看主要是服务业)投资转向金融领域导致危机发生的观点应受到质疑。 按照传统的实体经济投资过剩是经济危机主因的观点,鉴于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重要地位,服务业投资的崩溃应是危机的主因。但在2008年危机酝酿阶段,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劳动力补偿增速非常低,且较前一时期有明显下降,固定资产存量和工人工资上升都不明显,这至少与1991-2001年时经济的情况不同。2001-2007年服务业投资过剩不存在,由此,不能说以服务业为主要代表的实体经济的恶化导致危机的发生。 2001-2007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成为服务业利润率恢复和提升的主要手段。2009年以后,危机恢复时期,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服务业利润率的恢复,仍然主要依靠剩余价值率的提升,在服务业可变资本比重难以明显提高的前提下,服务业剩余价值率的提升对于服务业的恢复,对于美国整体就业形势的好转依然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剩余价值率的提升主要与单位劳动力报酬水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及工作日长度有关②,也可以通过提升已有服务业部门的知识密集程度或形成新的服务业部门来实现。 〔参 考 文 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谢富胜,李安,朱安东.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率〔J〕.中国社会科学.2010,(05):65-82. 〔3〕 Deepankar Basu.Ramaa Vasudevan.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and the Rate of Profit in the US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Crisis.working paper 2011.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1ce51733687e21af45a9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