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逃离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第28期 江苏通州高级中学季哲迪 诗人说,内心的呐喊总会在无言的沉默里爆发。每天都身陷利欲涡流之中的你,是否想过有一天,可以选择逃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顶着“养家糊口”的压力,每天陪着笑脸,周旋在硝烟弥漫的官场或职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力劳心,不堪重负。或许,逃离世俗复归本心才是一味良药。 魏晋名±嵇康因为厌恶了官场上的阿谀奉承、勾心斗角,只袭一身素衣默默走进竹林深处,啸傲山水,恰然自得。这样的清高与洒脱伴着历史的悠悠流转,不知惊醒了多少“久在樊笼里”的世人。 然而让人费解的是,人们宁愿大笔挥霍着金钱,流连于灯红酒绿,满足于攀富比贵,也不愿换上轻便的衣物,游览风景名胜,掬起一捧自然的泉水,采撷一缕山尖的月光,让跳得太快的心得返自然。 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曾在作品《金蔷薇》中引用一位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是啊,“最好看的霜”总是在远离城市的郊野,在少有人迹的他处。是该放下那些本就可有可无的羁绊,学会从自然中寻找美和慰藉,这个世界将在你睁开眼的下一秒而变得不一样。 有那么一小群人,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诗意地栖居,他们或利用闲暇的假期脱卸下身上的重担品读经典,或怀着虔诚的心到拉萨的布达拉宫触摸最近的蓝天,或抚摸仁川海最舒畅的海风,仔细聆听飞机的机翼划过云朵的声音;或立身在纽约的街头感受异国繁华的脉搏,再走过那些足迹满满的常青藤小道。对他们来说,选择逃离,并不意味着倾家荡产,抛妻弃子,这只是暂时的释放心灵,是对自己、对自然的尊重。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青海岗什卡雪峰上,那些盘腿而坐会心一笑的才俊们的心境的,那种逃离的畅快,思想的生长,以及面对世界时,内心的月朗风清,只能说与志同道合者听。 累了,倦了,何妨选择逃离,让思维在放松中沉淀,而后再继续流转春夏秋冬也不迟。 评点:王冠婷 文章将熙攘的当今社会中人们虚荣浮躁地生活,与古人怡情于山水中恬淡地复归本心相对比,通过对于巴乌斯托夫斯基作品中的话细致地分析,总结出“选择逃离,这只是暂时的释放心灵,是对自己、对自然的尊重”的观点,进而以“累了,倦了,何妨选择逃离”的论点结尾。作者在丰富的素材基础上深入地展开论述,引古论今,剖析现实,论述事理,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观点明确,语言精辟,论据充分,立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36f708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