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随笔呼唤实践中的真知

时间:2022-04-01 03:3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教学随笔呼唤实践中的真知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写教育随笔成为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时尚。不可否认,通过写教育笔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个人素质,养成反思习惯。但是在阅读了一些报刊上的教育随笔后,我却有了丝丝失望。

细细阅读这些随笔,我们会发现如果把这些随笔称之为小剧本,是毫不为过的。里面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文笔细腻精巧,动情处让人潸然泪下。若不提醒自己,真以为是在读小说。把文学手法用到教育随笔的写作里,本也无可厚非,但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把教育随笔文学作品来写,任意虚构、夸张、煽情。每当噙泪看完此类文章,不禁想问:这事能是真的吗?真想去看看这些随笔背后的真实情况。恰巧,有一位教学好友发表了一篇随笔,得意洋洋地对我说:怪不得你老兄天天写,无人问津。这东西,纯属虚构,这年头写真实的,反被认为虚假,没有人给你发表。写真实的不能发表,反而虚构的、做作的、矫情的,作秀的,所谓情节曲折的,有可读性的等等频频见诸报端,这不是教育随笔的一大悲哀吗?

从实践教学经验来判断这些教育随笔不难看出虚假的成分要远远高于真实的成分,有意的煽情要远远多于真情的流露。曾看到这样一篇随笔:作者发现班里一个学生精神状态不好,经了解他的父母正在闹离婚。于是这位老师便当起了家庭纠纷调解员,一番话语把反目为仇要离婚的夫妻说得恩恩爱爱。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成绩也飞速地提高起来了。这位老师的本事还真了不得,当老师都有点大材小用了。学生的家长与他素不相识,他的一番话语却能力挽狂澜。这可能性有多大?大家都明明知道这是假的,但有很多人还在津津有味地读着、写着,这难道不可笑吗?

欣赏这类随笔多了,便逐渐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在很多情况下,我读了两段就可推断下面的故事情节与结果,以及想表达什么观点。难道我们的教育就这么简单,给学生一缕阳光他就会灿烂?如果真这么简单,我们只要偶尔对全班的每个学生一次,问题不就完全解决了吗?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想必这样的教育故事大家都耳熟了:老师给某个贫困生垫付学费,这名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从此成绩一日千里地提高;某个性格自卑生被老师偶尔夸了一句,甚至关切地看了一眼,或者对他微笑了一次,从此便绽放出强大的潜能;一个身体有点残疾的学生在老师的一点特殊关照下,立即茁壮成长等等。笔者不怀疑会出现这种好的结果,毕竟这些学生有相应的缺失,给他们物质上、精神上的资助与安慰,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应该在意料之中。

但是,就没有例外吗?我曾关爱过这类学生,这类学生在接受帮助以后并不是都有起色,因为有不少学生由于自尊心、自卑心理等缘故,是不愿接受别人帮助的,他们希望别人把他当成平常人来看待。我就曾经走了一个学生,因为他受不了这样的特殊关爱,我一直感到很遗憾。直到他一年后打工归来,再次回到我班时,我心里才稍安一点儿。因此当我看到这些教育随笔在营造美丽的童话世界时,我想大声地问:我们要关爱的学生中真的都是那些贫困生吗?他们又真的那么容易愿意让你关爱吗?都是心理自卑生,都是身有残疾的吗?我看,更多的学生则是普普通通的,还有顽劣的、骄横的、懒惰的等等,对他们,我们又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呢?这不是很好的话题妈?然而却少有人谈,为什么?可能是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实践,或者有实践,效果却微乎其微,也有可能这样的随笔不吸引人、不曲折、不煽情,但这才是面向全体的教育实践反思啊!这才是真正的教育随笔啊!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象牙塔内编织着童话,我们的报刊还一往情深地展示着这样的随笔,不去面对真实的教育人生,久而久之,我


想,将会贻害无穷的。因为新一代的教师要用这样的教育随笔里提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果发现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于是他们便会恍然大悟:噢!现实与文章不一样啊!于是,这样的教育随笔在他们心里将是一文不值。

教育随笔最重要的原则是真实,尤其是教师施教所产生的变化,来不得半点虚构,必须冷静地客观地描述,不能为了所谓的可读性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教育随笔不同于文学作品,虽然可以用文学化的语言,但是绝不可以任意夸张、虚构,不能为了突出主题的需要,随意改动教育事实。教育随笔是为学生而写,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写,应写教师的思考,写自己的实践,以做助写,以写促做。《教师报》上有篇文章就谈到写教育随笔时要注意:实践!实践!只有实践,才能产生出真知灼见!

我们的教学实践是诗意的、甜美的,但同时也是复杂的、长期的。因此希望我们别把精力都用在装扮与欣赏教随笔上,为写随笔而写随笔,多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景,记录自己的思考与实践,特别是教育教学中的艰难与苦涩,解决不了的问题,挖掘出来,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有所提高,有更大的进步。让教育随笔实实在在、干干净净、不含水分,真正给自己积累教育经验,给别人以借鉴和启迪,促进教育教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f4f2b1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