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最大绩效 ---——-——-读《管理的实践》有感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这是本书作者,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书中阐述的重要观点.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影响了数代追求创新以及最佳管理实践的学者和企业家们,各类商业管理课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鲁克思想的影响。《管理的实践》出版于1954年,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所谓经典,就是即便过去半个世纪,仍然让人受用。 在《管理的实践》中,彼得·德鲁克论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科学和专业;重点论述了管理的三项职能,即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究其根本,就是对几个关键词的解读:绩效(即结果、目标导向),实践(重在行动,管理可以学会),贡献(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责任(我承担了了什么责任,要为之努力),人(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品格(诚实正直是最重要的品格)。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因此,惟有找对人,摆对位置,才可能有“对"的成果。德鲁克对人总是以正面(用人之长)评价,对事则是以负面(高标要标)评估,是各类组织惟一最高的指导原则。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如果实践出了问题,根源一定在于思想。而在糟糕的实践和混乱的思想之间,一定也不会有良好的制度和优秀的团队。无论这个组织内有多么内容繁杂的规章制度,也绝不能构成良好的制度,恰恰相反,可能正是这些规章制度束缚了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无论这个组织中有多少高水平的成员,也绝不等于是有了优秀的团队,恰恰相反,高水平的成员可能正是内耗的来源和牺牲品。 判断一个优秀组织的唯一标准就是它的整体绩效.比如说一个维修单位,如果在保障生产的过程中,不能攻克各类技术难题,这是整体水平的问题;如果安全问题频发,这就是质量监督的问题.但是,从更加真实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来源于其所表现出来的这个层次上。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都必然来源于并且影响到组织的整体绩效。一言以蔽之,任何组织绩效的低下,完全可以从管理不善上找到根源。 管理企业的过程就是将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而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他人的生活。德鲁克帮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个人和组织的关系。那就是组织要求员工要主动积极,以企业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求员工要自愿接受改变。但员工对组织的要求一般较为弱势,德鲁克却有着非常精辟的总结,首先,员工是一个人,通过职位建立地位,希望公平,正义,做事有意义,其次,员工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对员工良好业绩的关注。而公司部门在关注企业的目标过程中,在员工对企业的要求上是否可以再努力提高呢?两者在辩证中发展,缺失了其中的一个部分。企业如何留住员工,使员工更加积极主动,依我之见,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优秀文化,建立与员工自身价值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让员工认识到他们是企业大家庭的一份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打工者.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文化的力量。而企业对员工也要抱着一个负责的态度,企业和员工也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来说,也是一种价值的交换。员工用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企业用来和员工交换的也不仅仅应该是物质: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工作氛围等都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双向互动。 在《管理的实践》中,有一种新的思想是我们需要重视学习的,他说:“公司不能自称(绝对不可自称)是员工的家、归宿、信仰、生命或命运.公司也不可以干预员工个人的私生活或者员工的公民权。将员工与公司联在一起的,只是一份自愿的、随时可以被取消的聘用合同,那可并不是一条神秘的、不可撤销的纽带。"正确地定位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可以为组织和个人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么,个人与组织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德鲁克用清晰和简单的语言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 彼得.德鲁克先生在本书中阐述的另外一个与我日常工作切实相关的内容是企业对员工和工作的管理。他认为“人类在精神和心理方面都需要工作,如果不工作,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精神和身体的崩溃瓦解.因此管理层的任务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参与感,唤起他们的工作欲望".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企业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还过得去的绩效,企业需要员工充分发挥潜能,达成最佳绩效。员工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能有所表现的职务,他需要的工作必须能为他的能力和才华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给予他最大的机会持续成长和表现卓越"。因此,他主张“员工能做的规划越多,就能为自己的工作承担越大的责任,因此生产力也就会越高。如果员工总是听命行事,那么只会对工作造成伤害”。 彼得.德鲁克先生通过这种角度说明了企业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即让员工在工作中具有更多发挥自己主观能力的机会,并且让员工可以看得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之间产生实际的联系,实现企业和员工以及员工的工作之间在工作目标和切身利益上的统一,最终就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发挥的自由空间越大,员工对工作的热情也就越大,因而工作能给员工带来的成就感也就越强。由此我想到在团队工作中,作为中层管理者,在指明工作目标和工作程序之后,我也应该有意识的为自己的团队成员留出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团队成员能够有机会和余地规划自己的工作进程,并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努力达成工作成果,进而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和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像彼得.德鲁克先生说的“员工对企业的要求,在基本的经济报酬之外,就是自我实现.员工在企业中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地位实现,做完成的工作对企业具有意义,也就是实现了工作成果". 《管理的实践》这本书更突出了“人”,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精神的光辉,同样也非常注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这个词也是来自于德鲁克理论中.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唤醒企业员工内在的激情与奉献精神。一个好的组织精神应该强调个人的优点,强调他在这个组织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应该让员工取长补短,以此来协调组织内成员。好的企业文化必须让个人的长处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肯定和奖励卓越的表现,让个人的卓越表现对组织其他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贡献和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目的,不在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于凝聚共同的愿景和一致的努力方向,使组织具有高绩效,且通过良好的工作绩效给员工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最重要的一点企业文化中一定要有创新精神,这样企业文化才是一个企业的活力所在,企业才能不断创新,创造社会财富。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因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对德鲁克的评价。一个管理学人才都如此说我,们又何不一读呢?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我想,“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践》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赵庚川 2015/7/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069ed9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