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百出的南怀瑾

时间:2022-12-09 22:21: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错误百出的“国学大师”及其粉丝

2012-10-10 15:00 作者:徐晋如

我师在台湾读大学时,去看一位老师。那位老师正拿着一本书,毫无节操地大笑着对他说:“你来得正好,给你看一本‘错误万出’的书!”我师一看,是南怀瑾氏的《论语别裁》,略一翻内文,果见种种离奇至极匪夷所思的错误满篇满纸,令人腾笑。今按南氏的这本《论语别裁》,书名首先就不通。“别裁”语出唐诗人杜甫的名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后人据以编《唐诗别裁集》列朝诗别裁集,“别裁”之意是分别裁取,以定取舍的意思,南氏望文生义,以为别裁是别出心裁之意,殊不知汉语最称博大精深,如无十载寒窗之功,胡乱挦扯,只能让人觉得此公未曾读书。然而南怀瑾高明就高明在满篇皆错,没有对的地方,你要想写篇文章驳正吧,篇幅根本不够,写本书驳正吧,又太失身份,再说谁愿意浪费自己的大好光阴为南氏纠偏呢?不由想起古龙小说中写过的,一个人全身都是空门,就变得没有空门了„„

南氏说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完全不顾汉语的自身规律,更不顾历代注疏家的研究成果,什么都敢讲,什么挑战人想像力的观点都敢提。比如“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古人皆谓旅是祭祀之名,季氏到泰山作祭,是僭越之行,孔子对他的弟子也是季氏的家臣冉有说:你不能补救了吗?答曰不能,孔子于是作了一番感慨。但南氏把旅字硬解成是旅行,接着发挥道:

“旅”依现在解释,就是旅行。我们现代看来,是蛮好的事情,发展观光事业,有什么不好?孔子为什么要反对呢?我们读书要注意时空关系,要注意当时的时代和事件发生的地区,这样就会更了解真相了。泰山是当时文化精神的集中点,也是因为中国古代相信天道,国家政治太平了,上泰山去祭告天地,这叫“封禅”,像后来秦始皇去泰山封禅,立了碑,回来在路上病死了。古代对“封禅”这件事,迷信得不得了,皇帝不敢随便封禅的,封禅以后几乎都倒楣。古代的观念,认为泰山有神,所以要国家的领袖,才能到泰山去祭告天地。告就是祷告,而季家旅于泰山,带些部队说要去泰山打猎,但这是假的,实际上他是想造反,到泰山去祈祷神的保佑,这个政治内幕,孔子根据观察,当然知道。所以把他的学生冉有叫来,对他说:“女弗能救与?”——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他们这样一定失败的,一失败全家性命丧亡。他怎么可以做这样狂妄的事!

南氏把“女弗能救与”解释成你不能救季氏一家了吗,这种神奇的想象真是让人天雷滚滚。

但最荒谬的,则是对暴虎冯河的解释。暴字通搏,暴虎是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意思,冯河是不凭借工具,徒涉过河之意,南怀瑾竟然能解释成“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想象力之奇卓如此,不知何以不去写玄幻小说,偏要来作践经典?

南粉读到这一定会嚷嚷了,凭什么古人的注疏就是对的,凭什么南老不能有自己的解释?这么说吧,古人写了错别字,那叫通假字,但小学生写了错别字,那就是错别字。学问总是有一个客观标准的,不是说今人不能提出新解别见,你的新解别见必须能驳倒古人,


可立说。清代儒生孜孜矻矻,皓首穷经,在训诂上做出的成绩远过汉、宋儒生,但那都是有强大的证据支撑的,没有证据的新说,不如说是胡说更恰当些。

南粉又说不能以训诂要求南老,南老的义理精深,不能拿考据的标准来衡量。问题是音韵、文字、训诂古称小学,是义理的根基,你连小学都没过关,又有何资格去讲义理?就好比中国古代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原则想来到今天仍适用。一个毒打父母的人做公务员,你会放心么?

实际上,越是创新的学说,越需要扎实而严谨的知识,两者根本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否则,创新岂不等同于胡言乱语。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只对懂的东西发言,这是人的基本底线,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胡乱发言,任意歪曲,只能说明这个人品格有严重问题,他不肯尊重规则,没有一定线索可寻,按照鲁迅先生的定义,这就是流氓痞子的行径。

不可否认,南怀瑾口才便给,又深谙群众心理,造作声势,颇具一格,但要知南氏这样的手段,并非自他而始。清末有一个王凤仪,开口便说世俗智慧,声名之盛,不下今天南氏。但那时候的人们总还有敬畏之心,总知道王氏的东西是狗肉上不得酒席,最多称他是个王善人,在民间拥趸虽多,学人多不齿其论;但南怀瑾却赶上了好时候,他竟然被当作国学大师来崇信。然而世上安有音韵训诂文字一窍不通之国学大师?就好比世上绝无白字满篇的书法家,绝无不会投球的篮球运动员,音韵训诂文字都是基本功,基本功尚是一片空白,竟能阐明义理?骗鬼去吧!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近些年来,文化大师层出不穷,南大师,于大师,文大师,以至于“大师”一词几乎和“公知”一样整个臭掉,我们除了揪出南大师的错误,更应该注意到铺天盖地宣扬这些大师的糊涂媒体,还有这些大师们的粉丝,事实上,他们并不在意任何国学学识或者个人修养,读古典于他们而言,与读心灵鸡汤并无两样,因为他们其实仅仅在乎自己纤细灵魂的感受和触动,所以一旦大师们被批判,他们往往比谁都更感觉被羞辱,也许这很好地解释了大师粉丝们的行为,便正如同许多人听不得对于“民主”、“自由”的批判一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3c543a31126edb6f1a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