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

时间:2022-04-08 18:09: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为五斗米折腰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风格,在有些时候、某些情况下,许多事物不是我们所必须做的。然而,有些事却是我们必须要去做的,哪怕是一生只做一次,哪怕因此而中断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都必须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这些事大到国难当头为国捐躯,小到为正义为亲友赴汤蹈火。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也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从小就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十分贫困,常常揭不开锅,但他还是照样读书作诗,自得其乐。后来陶渊明家境更为贫寒,靠自己耕种田地根本就无法养活一家老小。亲戚朋友于是劝他出去谋一官半职,他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了。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陶侃的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大将刘裕手下做个参军。但是没过多少时日,陶渊明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领互相倾轧,心里十分烦恼,提出到地方上去做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并不高,加上陶渊明既不会搜刮百姓,又不会贪污受贿,因此日子过得还是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乡里的穷日子,当然要好得多。他觉得留在一个小县城里,没有什么官场应酬,也还比较自在。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检查工作。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跑来向陶渊明报告。当时陶渊明正在他的内室里捻着胡子吟诗,一听到来了督邮,万分扫兴,但是又没办法,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跟小吏一起去见督邮。小吏一看他身上穿的还是便服,吃了一惊说:“督邮来了,您该换上官服,束上带子去拜见才好,怎么能随随便便穿着便服去呢!



陶渊明本来就看不惯那些依官仗势、作威作福的督邮,一听小吏说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更不愿受这种屈辱。他叹了口气说:“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督邮打躬作揖。”说着,他懒得见督邮,索性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小吏,辞职不干了。陶渊明回到老家以后,觉得整个社会乱糟糟的局势跟自己的志趣、理想相差太远了。从那以后,他就隐居起来,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闲着就写诗歌、文章;来寄托自己的心情。



一股正气,可贯长虹,不虚饰,不苟且,不贪恋荣华富贵,不惧怕权势强力,不以全身而偷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这就是气节。知正道而持行不怠,守本性而遗世独立,行仁仗义,依理遵道,这就是操守。



李陵是李广之孙,天汉二年主动请战,率军五千北击匈奴,直入敌军腹地,屡创敌军,捷报频传,但因孤军深入,后援不足而在稽山战败,武帝闻知十分恼怒,欲治重罪。司马迁闻汛后,敢于仗义执言,而陈李陵有“国土之风”,为国家立了大功,虽身陷匈奴,终非己愿。武帝没有听进司马迁的话,大发雷霆,但司马迁仍然坚持讲公道话,结果被关进监狱,处以宫刑。但是他仍痴心不改,又秉笔直书,如实记载。



为了伸张和主持正义,就要敢于仗义执言,说公道话。仗义执言是一个人具有正义感的表现。要仗义执言,就要敢于讲真话。应该做一个有正义感、有良知、敢讲真话,并敢于为他人讲公道话的人,那种明明看到不合理、不正常的现象也不敢讲真话的人,还说风凉话,则失去了自己的人格。



踏寻着伟人的足迹,我们为他们的气节而折服,被他们的精神所感。确实,正如罗曼〃罗兰说过的这样一句名言:“自私和怯懦的人常不快乐,因为他们即使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和安全,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品格和自信。



挺起做人的脊梁,即使贫穷、孤独,但仍然有内心的一份追求与和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0e68ca4f121dd36a32d82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