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中的家谱与祠堂

时间:2022-12-25 21:20: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姓氏文化中的家谱与祠堂

姓氏家谱是以文字和表谱等形式,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家族史籍。姓氏家谱是以本家族子孙一代一代血肉之躯环环紧扣的生命链条,是血脉贯通、宗亲相连的一条永世割不断的血缘纽带。姓氏家谱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不同或相似的作用。更多资料:家谱-百姓通谱

商人的牒记,载有祖先父兄死去的忌日。每逢忌日,商人要进行祭祀,并且禁止喝酒作乐,目的是缅怀先人的优良品德,不忘养育之恩,也就是使老有所敬,贤有所尊。这种敬老尊贤的遗风,至今还是我们中华民族需要发扬的传统美德。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先王之世系也,为之陈有德者世显而暗乱者世废也”《国语》,可见此时的谱书被当作是对帝王、诸侯进行道德教育的教本。魏晋以来,谱书又有维护九品中正制选举、门第婚姻、社会伦理等作用。

就现代社会而言,姓氏谱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有益的、合理的家训、家规、格言,例如:赡养老人,要求兄弟和睦,不许辱骂殴打尊长,禁止酗酒、赌博、严禁砍伐祖坟林木和村头风水林的行为,诸如此类,对社会秩序的安定,甚至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均有一定作用。特别是在法制、法规普及薄弱的边远地区,家训、家规所起的作用就更大了。

“祠堂”一名,始见于汉代,又称“祠庙”或“家庙”,其建筑多修建在坟墓附近。宋代以后,民间立祠堂风气流行,于是各姓祠堂遍布大江南北。此时的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开始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是先祖崇拜与神灵崇拜的产物,是家族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

作为子孙祭祀、缅怀祖宗的场所,祠堂一般都有一个高雅的名称,也叫堂号。中华民族的任何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堂号,如王姓的“太原堂”、陈姓的“颖川堂”、李姓的“陇西堂”、马姓的“扶风堂”等。

许多堂号的取名,源于历史典故。正是在这一取名行为中,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价值在民间得以承认和接受,并以神圣的凝固形式的对家族后人时常起到教育和勉励的作用。

1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范文大全

著名的例子是陕西杨姓的“四知堂”。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弘农华阴(在今陕西省境内)人杨震,为官清正廉洁,而且博学多识,时人称为“关西夫子”一天,杨震前往东莱接任太守一职,途中经过邑昌,邑昌县令王密为了讨好顶头上司,深夜里身怀金银前来拜访杨震。杨震对王密送上的金银拒绝不收。王密恳求说:“您就收下吧,反正这深夜里无人知道。”杨震严厉批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没辙,只好不快而回。为了纪念杨震的清正德行,弘农杨氏就以“四知堂”作为堂号,世代相传。在老人们讲述这一历史典故的娓娓话语中,清正廉洁的观念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永记在后人心中。 与祠堂密切相关的另一文化载体则是祠联。

祠联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寻根追祖、彪炳先贤、训勉后人几个方面。其中彪炳先贤、训勉后人两方面的内容在姓氏祠联中占的数量尤多。

“彪炳先贤”联,通过记述本姓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道德文章、格言惠行,标榜先人的巨大业绩,体现家族的显赫声望,借以振奋家族风气,激起后人进取,这类祠联汇集在一起,就是一部历史名人的简明汇编,洋洋大观,在引起后人自豪感的同时,促使他们奋发向上。

例如,杨姓祠堂的一副祠联:四知足畏(东汉太尉杨震拒贿的历史典故)三喜同时(明代“三杰”杨士奇、杨荣、杨薄同朝入阁执政)

又如韩姓祠堂的一副祠联:名高三杰(汉代大将韩信、战功卓著,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文冠八家(唐代文学家韩愈,文章优美,名跻唐宋八大家之列)

“训勉后人”联,其作用与家训、家规差不多。这类祠联旨在劝勉后人要珍惜本姓家族的名望,希望他们向上进取,使列祖列宗脸上有光。因此,这类祠联的内容或描述先人昔日的艰难创业,或要求子孙守职敬业,或强调正直做人的原则,要求后人真诚善良、刻苦读书、勤俭持家等等。

如江西万载县张姓一祠联:“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又如江西九江刘氏祠堂联:“士求名在勤农趋利在勤人生勤则不匮;诫身以慎妇敬戒以慎家道罔不兴”,均是训勉后人如何做人待物,字里行间。寄托了先人的殷切希望。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3ac5d3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