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性

时间:2023-04-21 07:08:2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科学论文

巧用实验材料 创新实验设计

——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科学



摘要 小学科学实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实验课堂的操作不便,现象不直观,学生难以信服的现象。本着科学性原则,我们可以从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改进、创新实验仪器,优化实验设计入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更加科学

关键词 小学科学实验 材料科学 设计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实验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实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从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我们科学老师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完成实验,重演科学原理的获得过程。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实验,甚至有些教材中的实验,由于实验设计和实验材料上的原因,导致实验过程操作不方便、难度大,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结论很牵强的情况,便出现实验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不仅实验现象让学生难以信服,更容易使学生养成对科学实验操作不规范,科学的观念,影响他们以后学习科学的态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科学教师,要本科学性原则,对实验设计和材料稍作改进,使其更完善,更科学

一、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验的科学

教材设计者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都选择了较好的实验材料。但是如果每一个实验都严格按照课本中提供的实验材料,那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学生更加模糊。如果合理地对实验材料进行改进,让其更加科学,就会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选择更合适的实验材料,使实验达到以下效果:

(一)实验结论更清晰

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有统一结论的实验,学生实验后发现各组之间实验现象千差万别,这却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材料来进行调节。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中,书本提供的材料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学生要用这些材料来完成沉浮实验,其余六种材料的操作都很顺利的完成了,学生能简单明了的判断出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但是在判断萝卜的沉浮时,却出现了有的沉有的浮的情况。我们只能以萝卜中水分的多少来解释课堂上的这种分歧,对于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学生刚接触这一方面的知识,就会觉得模棱两可,更不利于学习下一部分对同一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情况的研究。但是如果在课前给学生准备白萝卜,或是统一给学生准备晒干了的胡萝卜,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1




再如,五年级下《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但我们却发现现在市面上所卖的橡皮泥都不是防水的,放入水中后表面会化开,不进橡皮泥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而且从水中捞出后不能再把它做成其他会浮的情况。无意中发现学生从文具店里买的一种叫“拉面”的玩具,恰好可以用来代替橡皮泥,虽然它很难像橡皮泥一样做出任意形状,但学生却想到用一根小吸管来把它吹大,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实验可观性更强

教科书中的很多实验虽然操作方便,但若在做示范实验时,学生观察起来却不是很清晰。如五年级下册《给冷水加热》这一课中,观察冷水在热水中的情况和热水在冷水中的情况实验,教材所使用的是用透明带自封的塑料袋作为装冷水和热水的容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塑料袋是透明的,观察起来很不方便。为了使学生观察起来更明了,在塑料袋中装入红色钢笔水,使实验更具可观性。又如,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中,比较水、食用油和洗洁精流动速度的实验,教材中使用玻璃片作为这三种液体流动快慢比较的工具。实验时,用滴管在玻璃片上滴液体时,用肉眼能明显感受它们流速的不同,但是三种液体分开操作,这个实验却存在公平性问题。但只要在玻璃上的液体起点位置打磨出三个深浅一致的小坑,和三条同一宽度的凹槽,这样实验时不必强调每种液体的滴数,只要将凹坑填满即可。这样实验时将玻璃片倾斜让液体流动,也不必担心液体的流动路线,学生细心地观察便能比较液体流动的速度。

(三)实验操作更方便

有些实验材料过于复杂,学生实验起来不方便,也容易失败或出现一些教学事故。如在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中,书本上提供的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用乒乓球模拟地球,用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模拟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个实验从本身上来说,基本可以完成模拟实验,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在模拟太阳绕地球转动,同时地球又在自转时,操作极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在乒乓球上钻两个小孔,用铁丝穿过并做起一个支撑架,让乒乓球可以绕着支架自由转动,避免学生在实验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转落到地上,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二、创新实验设计,提高实验的科学

实验特有的生动性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教材中设计的验证实验相对来说较枯燥乏味。如果教师“遵照”教材的意愿都将实验教学过程机械化,会使学生对实验产生麻木,思维的发展也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一)实验设计更直观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操作材料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习科学知识。但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都不能和成人相比。因此,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必须要直观,学生能通过观察轻易能出实验结论,这样才能达到演示的目的。比如,在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一课中,实验活动是让学生用手电筒来照亮书本,通过借用一面镜子和好几面镜子,来使光进行反射,从而照亮书本。学生都能完成照亮实验,但却无法感受光在镜面发生反射的整个过程。由于手电筒光线比较发散,教室周围光线比较亮,即使改用激光笔,学生也难以看清光路。因此,我选择了一个一侧带玻璃的黑箱,内部横放镜片,在箱内燃烧小纸片造成烟雾效果,再在一端用激光笔照射镜面,就能明显见到光的反射路线图。学生通过简单明了的观察,便能顺利地画出光路图,抽象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1df66c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