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包括政府、公共企业、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 2、流动资产: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越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特点:流动资产占用形态具有变动性;流动资产占用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循环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流动资产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 3、财务清算:公共组织财务清算,是指公共组织由于发生划转撤并等原因,需要终止其业务活动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公共组织的财产、债权、债务及有关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和处理的行为。财务清算不仅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同是也是公共组织财务管理中物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4、公共部门绩效:公共部门绩效是指公共部门履行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责的成效,表现为效益、效果、效率、回应性、公平性、质量等方面。 5、专用基金:专用基金是按财政或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住房基金、其它基金等。专用基金的用途明确、单一,要求单位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或挪作他用。 6、事业基金:事业基金是指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可由非营利组织自主调配使用,包括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部分。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事业基金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7、公共组织预算:公共组织根据组织公共事业发展计划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 8、公共组织资产:公共组织资产,是指公共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等。从资产这一概念可以看出,资产具有以下特征资产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资产必须为公共组织所占用或者使用;资产必须为公共组织所占用或者使用;资产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9、公共组织绩效: 10、公共组织负债: 公共组织负债是指公共组织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公共组织负债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公共组织负债的相当一部分不是由纯粹经济活动而产生,而是来源于其特殊的行政职能。例如: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各项罚没收入等,应按规定上缴国库,是对国家财政的负债。 第二,公共组织负债的强制性责任,除了来自法律、合同文件等要求之外,还来自于行政要求。例如:应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按财政规定必须上缴国库。 第三,公共组织是用未来的收入、而不是单位的资产对债权人承担责任。 第四,公共组织的负债主要表现为结算性质的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交税金等,一般没有融资性质的负债。 公共组织负债主要包括:应缴款项、应付款项、预收款项、暂存款项、借入款项等五种类型。 11、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对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又称为短期财务决策。财务决策的目的在于确定最为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只有确定了效果好并切实可行的方案,财务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益,完成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财务决策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决策需要有财务决策的基础与前提,财务决策则是对财务预测结 1 果的分析与选择。财务决策是一种多标准的综合决策。决定方案取舍的、既有货币化、可计量的经济标准,又有非货币化、不可计量的非经济标准,因此决策方案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 12、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 13、财务预测:财务预测(Financial Forecast)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可预计和测算。它是财务管理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在于: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预计财务收支的发展变化情况,以确定经营目标,测定各项定额和标准,为编制计划,分解计划指标服务。财务预测环节主要包括明确预测目标,搜集相关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确定财务预测结果等步骤。 14、民间非营利组织费用:指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减少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力的流出。包括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 简答 1、公共部门分类对绩效评价的作用: (1)公共部门分类可以确保公共绩效评价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公共绩效评价保有较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科学性。(2)公共部门分类可以使公共绩效评价工作驾简驭繁、灵活有效。 (3)绩效评价中的公共部门分类也构成分权化改革的技术保证。 2、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1)绩效评价可以提高公共部门的公职人员的公共服务动机水平。(2)绩效评价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流通和组织文化建设。(3)绩效评价可以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4)绩效评价可以为社会从外部监督政府行为提供参考标准,将控制公共部门行为过程的权利客观化,从而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3、评价过程的控制内容 (1)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控制:明确部门使命;描绘部门愿景;拟定部门核心价值;厘清关键职责;制定战略规划。 (2)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控制:数据收集;数据分析。 (3)组织过程控制:独立性控制;系统性控制;科学性控制。 3、公共部门绩效评价主体:综合评估组织;评估对象的直管领导;公民或者行政相对人; 其他的评估主体。 4、相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是指在评价对象中确定一个基准,将公共部门中的个体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比较出该个体成员在部门中的相对位置和优劣状况的方法。 特点:评价基准是在评价对象公共部门内部确定的,对于另外的部门未必适用;参照的基准是对公共部门内部进行测量以后确定的;评价结果只说明被评者在该部门所处的相对位置。 优点: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用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群体测评基础之上的标准进行评价,发现其个别差异,从而对被评个体做出较为客观、公正和确切的判断;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 缺点:评选出来的优秀者未必就是真正的高水平、高质量,未被选上的也不一定水平低、质量差,故容易降低客观标准;评价的结果所反映的只是评价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位置,不一定反映他们的实际水平;由于只是进行内部评价,具有片面性;易导致激烈的、无休止的竞争,从而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3bb673561252d380eb6e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