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一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的心理变化

时间:2022-04-18 07:08:2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评《一小时的故事》中马拉德夫人的心理变化 凯特肖恩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其大部分作品都在着力表达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竭力将女性从社会的边缘拉到社会的中心。《一个小时的故事》创作于1894,故事女主人公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病,当亲朋好友听说她丈夫出差火车出事时,都担心她会受不住刺激。然而,当她一个人回到自己房间时,她感觉到的却不是悲伤,而是莫名其妙的连自己都感觉害怕的欣喜。然而当她沉浸在对未来自由的憧憬中时,丈夫却突然出现。这一次,她未能承受丈夫活着的打击,即刻倒地而死,医生却诊断说是由于高兴所致。在主人公的————悲的情感交替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意识变化。

、主人公对于婚姻生活的顺从



作者肖恩生活在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 虔诚、贞洁、服从、温顺是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也是女性要获得所谓幸福婚姻和生活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人们过多地关注了男性的感受而忽略了女性作为人的基本的精神诉求。这一点在小说当中也有描述。表面看来,马拉德夫人拥有一个女人当时所想要的一切:丈夫温柔亲切的爱抚,亲朋好友无微不至的关怀,济条件似乎也不太差。那么,她还需要什么呢?

在得知丈夫去世时,她也近似绝望地扑倒在姐姐的怀里嚎啕大哭。社会使得这样一个女性在婚姻当中顺从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虽然她只是有时爱他。更多的时候,她并不爱



女权意识的逐渐苏醒



与大多数妇女所不同的是,马拉德夫人没有在丈夫死后过多地考虑自己以后生活的艰难和凄苦,以及没有依靠时的无助。相反,她却看到了丈夫死后自己即将获得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她屏住呼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由,自由,自由!”自由的种子在马拉德夫人的心中肆意地生长着,这种生长拒绝了一切的阻碍,这种自由感使得她已经毫无退路。她已经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生活当中去了。

当众多女性都起来反抗社会所赋予的女性的传统的家庭妇女的角色时,她们尝试了自由的爱情,结果却发现自己被爱情利用了;如果她们选择了婚姻,则会发现自己被牢牢地困住了。马拉德夫人正是陷入了这样的婚姻。她曾经爱过自己的丈夫,而且,丈夫也是爱她的,因为她认为丈夫的手是温柔的亲切的。她不想伤害他,因此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她极力地压抑着自己,尽量去做一个好妻子。因此,我们并不能也不应该怀疑马拉德夫人对于婚姻和丈夫的不忠。

现在丈夫去世了,对于丈夫去世,马拉德夫人略显不近人情的淡然并不能说明她是一个坏女人或对爱情,婚姻以及家庭的不忠,她只是太渴望自由了。她就像一只久困笼中的金丝雀,每天望着窗外,演绎着别人的快乐,欣赏着别人的自由,而自己始终是没有勇气和能力飞出牢笼的。当有一天它发现,笼子的门开了,它看到的大概只有天空和自由的幸福,而不是主人的不舍或无奈。

因此,对于马拉德夫人的行为,我们不应有任何的职责和非难,她只是想要从婚姻中摆脱出来去寻求自由,寻找自我,这与女性对爱情或家庭的忠贞无关,在她看来,精神的解放远远胜于物质的丰富。她不在乎由于丈夫去世而导致的物质贫困,亦或精神孤独。她唯一的渴望就是不再生活在夫权的控制之下,不再遭受婚姻,家庭的束

缚。而且就在这一个小时里,她也确实感到了自由的可贵和难以抗拒,而这是值得她用生命去换取的。




自由理想的破灭



匈牙利作家裴多菲曾有诗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马拉德夫人对于自由的追求超过了爱情,超越了生命,因此,丈夫突然地起死回生击碎了她关于自由的所有憧憬,也摧毁了她对于生的渴望。她将再次回到从前那种没有自我,没有自由的生活当中。这是她在觉醒之后的不能承受之重。因此,丈夫的死换来了她对生的希望,而丈夫的生为她带来的却是死亡。

结语



关于马拉德夫人的死,医生的关于因丈夫归来而过度喜悦的结论显然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她刚刚对未来有了期望,在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自由之时,丈夫的归来彻底击碎了她的美梦。自由的丧失最终使得马拉德夫人选择了死亡。悲伤——解脱——喜悦——绝望的心路历程在一个小时内得以充分的展现。这样的情节也正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处的受压制地位以及女性是男性附属品的不公平待遇进行了有力的控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79be88b14e852459fb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