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姓 知 识 孔氏嫡系 孔子诞生至今2555年,他的后世子孙遍于海内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现有400多万人,在曲阜定居的有11万人。 历史上,孔子的嫡孙居住在曲阜孔府。宋朝时宋仁宗下令46代嫡孙孔宗愿的封号由文宣公改为衍圣公,世袭罔替,并正式建造了衍圣公府(孔府)。衍圣公这一封号由46代孔宗愿 传到77代孔德成,延续了31代,历时近千年。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父亲,76代衍圣公孔令贻幼年丧父,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5岁袭封爵位,1919年去世,享年48岁。 孔令贻有二女一子,即77代嫡孙:长女孔德齐(早年去世);次女孔德懋,现在北京;子孔德成,现在台湾,均是一母所生。孔德成是遗腹子,出生百日即袭封爵位。孔德成和其胞姐孔德懋在孔府一起生活,上家学读书,在孔府长大。孔德懋出嫁北京,“七七事变”前夕孔德成远赴重庆。 从孔子到孔德成,77代嫡孙中,只有三代离开故乡曲阜。一是第8代孔鲋,当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要来曲阜时,他连夜将祖传经书藏于夹皮墙内,只身去嵩山投奔陈胜起义军,被尊为军师。以后因病死在军中。二是第48代孔端友奉命随北宋皇帝南迁,定居浙江衢州。金朝金太宗封仍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为衍圣公,由此分为南北两宗100多年。 元朝统一中国后,元世祖认为只应有一个衍圣公,南宗的孔洙让爵位给北宗的孔治。以后改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400多年。三是第77代孔德成,国难当头,不被敌人所用,离开了千年祖业和故土辗转到后方,路经武汉时,即在报上发表了《抗日宣言》。抗日胜利后,孔德成随当时的中央政府由重庆迁都南京,接胞姐孔德懋及其子女到南京官邸共同生活,后因时局变迁,又两岸相隔数十年。终于天遂人愿,姐弟得以团聚。 由此,尽管孔子后裔人数众多,相互不认识,但只要根据名字,就可以从大的方面确定辈分。孔子后代繁衍年代久远,支脉繁多,但都和孔府有血缘关系,孔氏家族如一棵参天大树。孔府是孔子后世嫡系长孙即衍圣公居住的地方,他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而历代衍圣公的弟弟长大后,按照孔府规矩是要分出另过的,随着他们子孙的繁衍也就像这棵大树上生出的许多分支。要了解这支的始祖是谁?是在哪一代分出的?以及世系如何发展?这些在《孔子世家谱》上皆有据可查。《孔子世家谱》两千五百年谱系不乱,支脉清楚,实为举世珍宝。 孔氏行辈 从古代起,孔氏家族就有严格规定的行辈,并且形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口诀,人人皆知。 孔氏家族之所以规定严格的行辈,在孔府专门颁发的一份告示中可以看到其宗旨: 立行辈所以分尊卑,定表字所以别长幼。迩来我族人满数万丁,居连数百里,岂唯目不能偏识,而且耳不能遍闻。若无行辈,则昭穆易紊;无表字则称谓不伦。在前业经奉旨更定,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后开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观《孔子世家谱》可以看出,从孔子之后直到唐代,孔氏子孙有一字名,有二字名,并没形成明确的行辈。自五代“孔末灭孔”、宋代孔氏中兴之后,内院“真孔”才逐渐形成统一的行辈,以区别于外院的“伪孔”。除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外,世居曲阜本籍的孔氏后裔基本约定俗成,逐渐将命“名”的行辈和命“字”的字眼儿统一起来(除个别例外)。 从中兴祖孔仁玉的4个儿子开始,便注意到命字形边旁相似:长、次二子孔宜、孔宪,其名都用“宀”字头,三、四子孔冕、孔勖,其名都用“曰”字头。第四十五代共10兄弟,一律以“延”字作辈;第四十六代除孔圣祐外皆以“宗”字为辈;第四十七代29人中,有25人用“若”字辈,用“公某”为表字;第四十八代的47人中,41人全用“端”字为行辈,以“子某”表其字。到了第四十九代的49人中,一律以侧“玉”边旁(王)为行辈字形,以“某老”表其字。第五十代44兄弟,皆以“扌”(手)字旁为行辈字形,而以“元某”或“某之”表其字,第五十一代孔元措兄弟34人,全部以“元”字为辈。第五十二代全部以“之”字为辈,以“某甫”为字。第五十三代84人,皆以“氵”(水)字旁为行辈字形,而以“世某”表其字。第五十四代104个兄弟中,全部用“思”字为行辈,以“某道”表其字。第五十五代兄弟100人,全部用“克”字为行辈,以“某夫”表其字。第五十六代皆用“希”字为行辈,用“士某”表其字,第五十七代皆以“言”字旁为行辈,“某伯”为表其字。 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孔宗翰首刊《阙里世系》“收族于谱”之后,历金、元两代直到明初,阙里孔氏家族代代世次分明,行辈趋于统一。孔氏“南宗”世次完全与“北宗”行辈同。中兴祖以前流寓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自元代之后也基本仿照曲阜阙里行辈命字。而这种行辈是家族内部逐渐形成的。 到了明代初期,曲阜孔氏家族受到封建王朝空前的尊崇优渥,不仅敕赐祭礼、祭田、开府设官、钦设族长,而且到惠帝时还恩赐行辈。明初孔族人纂辑的《孔庭摘要》记载了这一史实:“五十八代公,洪武三十三年(1400年)袭封衍圣公。赐孔氏八辈:公、彦、承、弘、闻、贞、尚、胤。”行辈从五十八代排到六十五代。 至明朝末年,第六十五代孙、衍圣公孔胤植刊修完天启甲子谱之后,惠帝赐八字行辈已经用完,于是,他于崇祯元年(1628年)于“胤”字辈下又“编定十吉字”,上奏题准后,出示晓谕。《阙里志》卷二十二刊载了这则谕示。这十字辈连同表字是:“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这样,十字行辈可从六十六代排至七十五代。 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第七十五代孙、衍圣公孔祥珂袭封的当年,因明代钦赐行辈业已用完,又奏准新立孔氏行辈十字,可以从七十六代排到八十五代。《续修曲阜县志·圣贤志》记载道:“清同治二年,七十五代衍圣公祥珂有立行辈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1919年),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去世之前,曾新拟孔氏二十行辈,未及上呈而卒。翌年十月,孔令贻遗孀陶氏夫人召集合族,议定先公所拟二十字,咨请北洋政府内务部备案。《陶太夫人起居日记》这样记载:“民国九年庚申„„十月,老太太召集合族公议,拟定孔氏行辈二十字,咨部备案。”这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起,可以排至第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氏行辈初赐于明洪武三十三年,后人一般认为是明太祖 朱元璋所赐。其实这是个误解。朱元璋崩于洪武三十一年,太子早卒,太孙朱允炆嗣位,次年改元“建文”,为惠帝。惠帝于建文二年(1400年)命孔公袭封时,钦赐八字行辈,这在孔林内孔公《神道铭碑》中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为什么赐行辈之年作“洪武三十三年”呢?这里面有个历史的原因。当年惠帝以太孙登极后,太祖四皇子燕王朱棣不服,誓师抗命,南下“清君侧”。至建文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3d7c0ee0975f46527d3e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