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界对文学社会学研 首先,在近年来学术大繁荣,知识体系迅速更新的大背景下,各门学科都开始打破或已经打破了原先囿于一隅、孤芳自赏的格局,形成开放和开发型的体系,勉力朝时代提出的要求——高度综合的知识结构奋进。知识界、理论界的不少学人,包括作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社会学家等,亦不甘寂寞,试图在传统文艺学和社会学的交界处有所突破;近年来文艺学领域中的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更新,社会学研究恢复后的迅猛发展所起到的强大推动作用,使得这一尝试初见成效;于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社会学学说崭露头角,并在观察、研究、处理文艺社会现象和文艺社会问题时显示出日渐旺盛的生命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我们创立并逐渐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社会学理论体系时,置于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积极地有步骤地介绍、引进和研究国外文艺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针,对国外文艺社会学研究中的优秀成果进行条分缕析,摒弃糟粕,撷取精华,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国内文艺社会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早日完善我们自己的文艺社会学。 其次,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学说在西方文艺社会学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同我国相比,国外文艺社会学研究开展得比较早。在它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之前,西方的文学史和美学史上就出现了早期的文艺社会学思想,例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有关文艺社会关系和文艺社会作用的论述。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末,还产生有较为幼稚的文艺社会学学说,如德国的赫尔德,法国的狄德罗,俄国的普希金等。学者们一般将法国的斯达尔夫人视为文艺社会学研究的始祖,指出她写于1800年的《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这一专著标志着文学社会学的产生。斯达尔夫人之后,特别是在法国学者孔德于19世纪30年代开创了社会学以后,欧洲各国(尤以法国、德国、、俄国为甚)开始出現了一些较为系统的文艺社会学理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外文艺社会学的研究出现了长足进展并日趋细密:其研究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拓展,各种方法和学说观点林林总总,有影响的学派工力悉敌,独树一帜的学者各领风骚,专门化的学术专著纷呈林立,一时蔚为壮观。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国外文艺社会学研究普遍开始积极汲取其他学科及众多文艺批评流派的理论建树,比如行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语言学、语义符号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接受美学等等,推出一批更加启人心智的优秀成果。而罗贝尔·埃斯卡皮及其学说在其中具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41ae1bba3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7.html